GB5237-2004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7/9/25 10:37:46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我国铝工业尤其是建筑用铝合金型材生产工业发展迅猛, 2004 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挤压材生产国和消费国。由于铝合金门窗幕墙型材所具备的环保、美观耐用又可循环使用的良好性能, 优质的铝合金建筑型材已成为优质工程首选。为了保证人民的健康安全, 防止过度的劣性价格竞争, 铝合金建筑型材标准经过了多次修改和完善, 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断涌现的多种表面处理方式的技术发展: 于2004 年11 月1 日发布2005 年3 月1 日强制实施GB5237 - 2004 标准。2004 版GB5237 系列标准与2000 版GB/ T5237相比, 增加了隔热型材的标准GB5237. 6 ; 由推荐性标准改为部分条款强制性标准; 部分技术要求和条款号作了调整和修改。笔者在2004 版GB5237 系列标准学习及实施中存在以下几个疑问需与各位专家商讨。
   1. GB5237. 1 - 2004 基材部分: 5. 4. 5、5. 4. 6 条款“未注明时6060T5、6063AT5 型材按高精级执行”。本人认为“6060T5”应为“6063T5”。固然6060 合金也存在, 但标准前后不符, 不能相互对应, 对照GB/ T5237. 1 - 2000 , 本处应为校核或印刷失误。
   2. GB5237. 1 - 2004 基材部分: 5. 4. 6 表8 , 5.5 表10 部分单位前加“/ ”部分未加(GB5237. 2 - 6与此相同) 。本人认为标准应清晰明了, 尽量减少误解的产生, 由于2004 版GB5237 标准部分增加“/ ”, 反而更显凌乱, 建议按照行文习惯及国家计量方面的标准, 单位直接用“() ”括起来为宜; 另GB523 7. 1 - 2004 既然是最新修订出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其应考虑周全引用标准的变化情况, 并作相应更改以保证接口统一: 如5. 5 表10 抗拉强度在GB/ T228 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e2qvISO6892 : 1998 , 2002. 03. 10 发布2002. 07. 01 实施) 中表示符号已由“σb”改为“Rm”;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改为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表示符号“σP 0. 2 ”已改为“RP0. 2 ”, 而本标准中只作了局部更改, 未将“σb”改为“Rm”, 有失考虑不周。
  3. 有关取样数量: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阳极氧化膜厚的取样数量及判定依据, 本人
认为缺乏科学的数理统计理论抽样依据, 未能充分与GB/ T2828. 1 - 2003 (idt ISO2859 1 : 199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 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和其它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结合起来, 某些方面在生产检验现实上不可行或不经济:
   (1) 如力学性能规定抽样数量“每批(炉) 2 根,每根1 个”, 若作为拉伸试验的抽样依据显然不经
济, 现实上行不通; 若作为硬度试验的抽样依据亦不可行, 维氏硬度试验由于对样品形状要求的特殊
性及制样麻烦, 现实生产质量控制中一般不做此试验; 韦氏硬度试验由于其经济性、便捷性, 经生产
试验验证具有独特的优势, 基本能够满足铝合金建筑型材生产检验的现实需要, 但若“每批(炉) 2
根, 每根1 个”数量上又不太适合, 不能起到有效控制之目的。
  (2) 阳极氧化膜厚度、漆膜及复合膜厚度质量要求、抽样方式及判定标准:l GB5237. 2 - 2004 与GB523 7. 3 - 2004 存在规定不同: GB5237. 2 - 2004 阳极氧化膜质量要求为单件产品膜厚、检验结果判定抽样方式为二次抽样, 而GB5237. 3 - 2004 规定与此不同。m GB5237. 2 - 2004 7. 5. 1 中规定“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合格数量超出表6 规定的不合格品数上限时, 应另取双倍数量的型材复验。不合格的数量不超过表6 允许不合格品数上限的双倍时为合格, 否则判全批不合格,”, 双倍取样而判定标准又为不合格品数上限双倍, 从抽样检验标准上合格质量水平(接受质量限AQL) 已有所降低, 而这些原有的缺乏科学数理统计理论的抽样检验标准正是GB/ T2828- 2003 所屏弃的, 更与国际标准化接轨的现实不合拍
收藏〗〖查看评论〗〖字号: 〗〖阅读:7231次〗〖关闭
  • 没有相关资讯!
  • 用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