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铝型材企业遇四大“绊脚石”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10/24 10:10:12

     众多铝加工企业的投资人、企业主应该看到:在不缺资金、不缺市场的前提下,企业必须做到不缺人才、不缺技术、不缺管理,方可成功。如果企业为了盈利,而浪费社会资源、能源,就难以长期发展。此外,企业的经营还需要政策的持续引导和监督。大冶的铝加工企业只有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有大的发展。

    铝资源带动铝加工业由于地处华中,在广东和辽宁两个产业基地的半径之间,黄石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在90年代便有了大规模的铝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出产的铝型材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在民用建筑铝型材方面,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据悉,至2011年,大冶有大大小小铝加工企业近百家,年产量已突破50万吨。

    近年来,在房地产业进军三、四线城市之际,大冶铝加工企业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型铝加工企业正在加速扩建,在原有建筑门窗型材的基础上,引进了工业铝型材生产线;二是很多外来资金纷纷介入当地铝材行业,在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肆意掘金。

    丰富的铝资源优势,给大冶的铝加工行业带来了活力。但是,大量资金的涌入也使得整个行业浮躁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不差钱”的现状加剧了黄石的铝加工行业在人才、技术、管理、研发以及环保上的缺失现象。

    总体来讲,大冶的铝加工业存在以下四大瓶颈。

    一、技术与管理人才奇缺

    据调查,一些投资新建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不清晰,对企业人才不够重视,常常是到处挖人,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技术管理人员奇缺,一个在一家企业没干几天的挤压工当了班长后,就被别的企业以高薪挖过去当主任。企业的人才极其不稳定,不但加大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社会教育对这种专业人才的培养几乎是空白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往往又眼高手低,培训起来有时比培训一个普工难度更大。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也没有组织技术培训。大量的就业培训原本应由社会机构来解决,现在却全部丢给了工厂。国家对铝加工行业的限制不严,只要有钱就能办厂。这便造就了大量新的铝加工企业。市场“蛋糕”被分割倒是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技术人员奇缺。一旦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被别的企业以高薪挖走,企业的经营便陷入瘫痪状态。事实上,如何解决企业的人才缺失问题已成为大冶铝加工业发展的关键。

    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国是铝加工行业生产大国,而不是生产强国。中国铝加工行业缺少创造。黄石铝加工行业同样缺少创造。目前,大冶的铝加工企业进行的都是低端产品的加工、研发,质检等环节执行不力,产品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众多中小型的铝加工企业所生产的铝型材的毛利只要达到每吨500元,企业就心满意足了。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国际市场上,铝型材的利润至少要达到3000元以上才算良性发展。

    三、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铝加工行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很多铝加工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之上的。在利益的驱使下,众多企业、众多家庭生活在矿场式的工业区。这些矿场资源一旦枯竭,许多人便失去了经济的来源。于是,再生铝的利用问题也引起了有关政府的高度重视。据了解,大冶铝加工企业年产值逾50万吨,99%以上用的都是废料。在再生铝利用的环节上,也存在能耗超高的现象。

    据业内专家测算,在大冶,在再生铝的循环使用过程中,煤的烧损比例极高。平均每吨再生铝的加工用煤量在200公斤左右,烧损达8%以上。这是极大的浪费。目前,在大冶的铝加工企业中,多半企业熔铸炉的重量在15~25吨之间,几百公斤的熔铸炉也大量存在。这些小型熔铸炉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能源。但目前看来,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把各大企业的熔铸炉进行综合改进。虽然宁波、霸州等地已形成熔炼基地,出现了一些专业的大型熔铸企业,用煤量控制在每吨80~90公斤之间,烧损控制在2%左右。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这些企业各自为政,不相往来。因此,大冶再生铝资源的高能耗现状在短期内仍难以改观。

    四、产品欠缺竞争力

    企业只有在政策的引导下,在产品方面狠下功夫,提高对整个行业的认知,才能在终端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三、四线城市铝加工业的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以及庞大的市场空间,使得众多企业争相介入。然而,由于政策引导、监控不到位使得铝加工行业的门槛较低。

 

收藏〗〖查看评论〗〖字号: 〗〖阅读:1814次〗〖关闭
  • 用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