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促市场反弹 券商:短期风险偏好回升
来源:中国证券网 发布时间:2016/3/22 9:16:36

     市场反弹动力来自何方?
  市场预期改善推动下的反弹行情昨日仍在持续。周一,沪深两市高开高走,沪指实现七连阳并成功收复3000点,两市成交额突破900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包括货币政策保持宽松、人民币汇率企稳、经济增速出现反弹迹象等短期宏观信号刺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是近期市场反弹的主要动力来源。
  券商股领涨折射市场情绪

  继上周五之后,昨日大盘再度跳空高开,而后稳步上行,交易量也较前个交易日继续放大。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018.8点,涨幅2.15%;深证成指报10394.14点,涨幅2.64%;创业板指报2227.03点,涨幅2.26%。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3808亿元,深市成交5228亿元,两市全天成交9036亿元,刷新2016年以来两市最大单日成交规模。
  沪综指在过去7个交易日中连续收红,实现七连阳。在此期间,市场风格在蓝筹股与成长股之间几度切换,市场人气在不断地试探磨合中转暖,逐渐形成共振。至此,沪综指已经修复了1月下旬及2月下旬两次断崖式下跌留下的“创口”,重回3000点上方。
  在上周,市场热点逐渐从蓝筹股向成长股迁移,部分反映了风险偏好回升的过程。昨日盘中格局成为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的鲜明注脚。券商股历来是反映市场人气的直接风向标,也是做多情绪极其旺盛时大概率选择的突破口。昨日证券B、券商B等券商股分级基金B份额先声夺人,开盘即告涨停,券商板块行至盘中启动跟进,板块整体接近涨停。
  华泰证券首席金融分析师罗毅认为,目前市场环境趋暖,投资者交易活跃度火速攀升,市场重心有望上移。而券商板块敏感性强,具有先行特征。
  上周末,证金公司公告重启7天、14天、28天、91天等多档期限转融资业务,并下调各档期限利率,其中182天转融资费率从此前的4.8%降至3%,进入券商市场融资价格区间。客观来看,此举拓宽了券商融资业务资金来源,降低了融资成本,但在融资余额已从高位回落至8500亿元左右的背景下,短期未必会直接显著提升市场杠杆水平,进而提升券商业绩。然而,市场解读更多地从其信号意义角度出发,也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市场渴望利好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四及上周五两天,沪股通分别净流入15.88亿元及10亿元,为今年较高水平。而昨日两市大涨之后,沪股通悄然净流出1.64亿元。
  同时,昨日领涨大盘的券商股多遭机构卖出,两市公开交易信息显示,昨日广发证券有两机构卖出3.89亿元;国元证券有三机构卖出1.87亿元;国信证券有两机构卖出1.72亿元。还有多只券商股被机构席位卖出千万元规模。
  短期反弹前景应关注资金面
  大盘连涨7日,反弹前景能否延续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朱雀投资认为,未来应当更关注制约市场反弹空间的几个潜在风险因素。短期来看,目前市场仍然处在存量博弈的环境中,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于绝对收益投资者的加仓,资金面可能会是反弹高度最大的制约因素。中期来看,通胀和汇率可能再度困扰市场,如果出现超预期的变化,而届时市场又处于相对高位,也会对市场形成压力。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A股市场短期内在美联储暂不加息、全球新兴市场喘息期获得了较好的反弹窗口,也倾向于反弹在短期内仍会有一定的持续性,但是潜在的制约可能在于:一方面,存量资金博弈下,绝对收益投资者加仓结束导致反弹窗口关闭,因此需要关注量能的配合;另一方面,在市场反弹到一定高度后,中期通胀和汇率的超预期变化可能会对市场形成调整压力。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近期在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速等宏观领域出现正向预期差,有利股市的因素在增加。但与此同时,“并不因为这些预期差,给股市的基本面带来根本性的改观,或者对中国经济带来大的变化。股市和经济存在的长期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李迅雷表示,“短期出现的这些预期差,对于股市或有利。或许,再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新的预期差。”
    券商:短期风险偏好回升
  近日,A股市场呈现量价齐升的势头,市场交投以及情绪再度升温,沪指实现7连阳。对此,主流券商研究机构认为,市场快速反弹的导火索是美联储不加息,带动全球风险偏好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国内短期经济基本面出现一定的向好趋势,政策也体现出对资本市场的呵护,使市场情绪自我修复。中期而言,还需关注这些好转因素的持续性。
  就业和通胀是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关键指标,在2月美国非农就业、CPI数据均超预期的背景下,美联储不仅没有加息,其最新公布的点阵图还显示,今年加息预期由前期的4次下调至2次。
  兴业证券王德伦策略团队认为,虽然美联储3月不加息符合大部分投资者的预期,但下调全年加息预期至2次,引导了投资者对美元走弱的预期,导致全球风险偏好有所提升,美股、大宗商品均上涨。而随着美元超预期走弱,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担忧也阶段性缓解。
  与此同时,国内政策环境对资本市场而言偏暖。国泰君安乔永远策略团队认为,“十三五”规划删除战略新兴板内容及监管层对于“注册制”推进的表态,短期内缓解了投资者对增加供给而分流市场资金的担忧;证金公司调低转融资业务费率的消息,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增量资金入市;监管层对于“债转股”的表态,虽然短期难以大范围推广,但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于系统性信用风险的担忧,为经济转型赢得时间和空间。不良债务的剥离,长期来看也可以让债务人获得新的生存发展机会,提高上市公司改善ROE的可能性。
  海通证券认为,现阶段国内外政策偏暖,市场情绪在自我修复中,行情步入最“肥”的上涨阶段。但由于2016年与2015年的国内外经济和政策环境不同,今年将更多地表现为阶段性机会。
  在短期市场情绪回暖的同时,兴业证券也提示,中期需要注意这些好转因素的持续性,如地产及投资回暖的持续性。短期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好,投资呈现一种弱复苏的格局。未来1到2个月,需要进一步跟踪和验证周期类行业(尤其是房地产链条)补库存、新开工、去产能、销售去化及实际投资的情况,跟踪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一步宽松的节奏和力度,从银行流动性、物流等多角度进行验证。
 

收藏〗〖查看评论〗〖字号: 〗〖阅读:361次〗〖关闭
  • 用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