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施工
1、混凝土墙中门/窗预留洞偏差大于规范要求; 砌体中门窗预留洞偏差大于规范要求。
2、放线出错,铝合金门安装偏差明显,不符规范要求。
3、门窗预留洞尺寸大于规范要求。
注意事项;
1)铝合金门窗进行现场安装前应严格验收门窗洞口及基层等,确保洞口尺寸、 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基层缺陷整改完成,并通过复验合格,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应备有门窗洞口的验收记录、基层验收及整改记录;
3)安装窗框或副框前,检查重点:
•门/窗洞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缝隙宽度配合填缝物料及方法;
•基面处理符合设计要求,无夹渣、蜂窝、开裂等缺陷;
•预埋件规格、截面、数量、分布等符合设计要求。
4、门窗预留洞尺寸小于规范要求,局部混凝土被打凿至露筋, 整改困难,存渗漏隐患。
注意事项:施工过程应形成检验机制及设定检查点,如洞口验收、基层整改纠偏、连接件间距、填缝塞框、防水层设置等,并由专责监控人员验证及做好记录,严防错误及遗漏。
5、凸窗台板崩角,转角立柱悬空安装,洞口整改及验收监 控不严,铝窗存有结构安全及渗漏隐患; 安窗前未先修补混凝土缺陷,存渗漏隐患。
注意事项:应备有门窗洞口的验收记录、基层验收及整改记录;
6、预埋件偏位,且未经纠偏,连接方式不合理,牢固存疑。
7、连接件与副框的连接螺丝松动,牢固存疑;基体被射钉打裂,牢固存疑,且大增饰面开裂隐患。
注意事项:
1)门窗安装检查重点如下:
•副框/窗框垂直度、方正、标高、防腐处理等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数量及间距正确;
•连接件的宽度、厚度、长度及防腐处理等规格符合样板及设计要求;固定射钉枪的强度应满足要求,但不可破坏基体;
•打钉位置合理,应打在牢固的基体中,不可打在刚度低的部位(如灰缝);
2)工人应对射钉枪具备足够操控技术。
8、连接件错打在砌体或灰缝上; 连接件间距大于设计要求;连接件的射钉错误地打在非混凝土砌块上。
注意事项:安装工艺符合规范、设计及合同要求,检查重点如下:
1) 基体的刚度符合设计及结构计算书要求;
2)按设计及合同要求,顺序在洞口周边基面设置防水层(如适用) ;
3)按图纸依法固定副框或窗框,固定钉/螺栓牢固,且不得损害基体完整;
4) 副框或窗框垂直、方正、平整、无大小头等缺陷;
5)不得采用先安装后砌口的方法施工。
3)施工过程中制定检验方法,如以磁石检测已安装到位的门窗内加强钢。
10、窗框欠缺螺丝或螺丝未拧紧,存脱落的危机; 窗框拼缝未密封处理,存透光缝,有渗漏隐患。
注意事项:在样板房施工期间应订定门窗验收及交付标准。
11、工序倒置,外墙饰面砖先行铺贴,但窗框下口尚未做填缝, 不利门窗防水抗渗,存渗漏隐患。
12、临时固定木楔等杂物未清除,不利防水抗渗;填缝所用防水砂浆采用人工拌制,且未使用计量器具,防水砂浆质量无保证。
注意事项:
1)使用已经审批填缝材料,按图顺序分层填充副框/窗框与基体之间的缝隙,且连续及饱满、紧贴基面及框,亦无夹木楔子或杂物、不透光、不开裂等缺陷;
2)安装工艺符合规范、设计及合同要求,填缝塞框的检查重点如下:
•门窗/副框与墙体之间缝隙宽度符合要求,且应按设计要求填塞密实;填缝材料须依厂方技术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制;
•填缝材料搅拌后应于限时内使用;
•填缝材料的使用方法、施工环境等符合规定;
•临时固定物(如木楔子)等应消除。
13、填缝用发泡剂在低温下使用,违反厂方规定,不利防水抗渗。
14、窗洞口尺寸过大,未经整改纠偏,以砌块、泡沫板或杂物填塞,不符规范要求,存渗漏隐患。
15、窗框旁基面漏刷防水涂膜,不符设计要求; 副框周边防水带未上翻,不符设计要求。
注意事项:对防水层应按图施工及严格验收。
16、铝窗周边的防水涂膜层开裂。
注意事项:安装工艺符合规范、设计及合同要求,防水层(如适用)的检查重点如下:
1)门窗/副框与墙体之间缝隙宽度符合要求,且应按设计要求分段涂刷防水层/设置防水层;
2) 防水层材料须依厂方技术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制;
3)防水层材料搅拌后应于限时内使用完毕;
4)防水层物料的使用方法、施工环境等符合规定;
5) 按设计及合同要求,顺序在框沿边基面设置防水层(如适用)。
17、错误使用非钢化玻璃,不符设计要求,存安全隐患。
18、玻璃支承块错用木块。
19、漏设泡沫条,密封胶与黑橡胶垫块直接接触,引致局部变色。
20、玻璃扣条拼缝不严密,观感质量不达标。
21、密封胶条长度不足、胶条拼角未焊接; 打胶粗糙,观感质量不达标。
22、打胶粗糙且存有孔洞,存渗漏隐患;窗框与周边墙体之间打胶开裂,存渗漏隐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