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属液位
金属液位设定是保证铸锭内外部质量的关键参数。金属液位包括初始液位与铸造过程中的液位。初始液位要有利于铸造开始(俗称开头),它与结晶器填充时间相对应,起到铸造铺底的作用。铸造过程中的液位主要是防止铸造中产生冷隔或拉裂,它与铸造速度,铸造温度及冷却强度相关。同时还要对就考虑金属液位没定高度与液化报警高度的时差,以便达到安全操作与保护设备的目的。
2 结晶器填充时间
结晶器填充时间也称为液位填充时间,它是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的必要工艺参数,液位填充时叫与金属液位高度值形成对应关系。 液位填充时间设定相同时,金属液位设定越高,液体注入结晶器的流速越快,结晶器内液体温度越高,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冷却速度越慢;反之.液体注入结晶器的流速越慢。结晶器内液体温度越低,冷却速度就越快。
金属液位填充高度设定相同时.液位填充时间设定越长,液体注入结晶器的流速越慢,结晶器内液体温度越低,冷却速度越快;反之,液体注入结晶器流速越快,结晶器内液体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慢。
液位填充时间与金属液位高度组合设定的作用是对铸造开车前液体填充速度的控制,即初始铸造速度初始铸造速度对铸造底部温度控制起着关键作用,合适的初始铸造速度可以防止开车后漏铝、拉裂及控制铸锭底部裂纹形态初始铸造速度的设定可依据每个铸次条件的不同设定,比如铸造温度的不同、转注流程温降(包括室温)不同等初始铸造速度是不同的。还可依据牛产合金的特性丛生产规格的不同进行设定.比如裂纹倾向性较大合金与裂纹倾向性较小合金。它们的初始铸造速度是有差别的
3 冷却水
冷却水的流量决定着铸锭的冷却速度,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金属结晶速度加快。晶内结构更加细化,可减少或消除铸锭内部疏松、气孔等缺陷,提高铸锭致密程度。同时可减少化学成分区域偏析程度。但是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铸锭温度梯度增大,热应力相应大,铸锭裂纹倾向性增大。
3.1 脉冲水
脉冲水是针对裂纹倾向件较大的硬铝合金的生产工艺特点而设计的:脉冲水是有一定强弱规律的冷却水,它的冷却强度针对不同合金、规格及铸锭底女部裂纹倾向性大小而设定.目的是分散释放和消除铸锭底部应力,减弱冷却强度。可防止铸锭底部翘曲时产生冷隔而导致小面侧裂。因此它与槽型底座相配合取代了老式铸造中铺纯铝底的繁杂工艺。脉冲水的作用主要在铸造开始阶段,所以必须把握脉冲冷却水的时限件,及时转换为正常冷却水铸造。
3.2 挡水板
针对某些合金铸造性能较差,采用挡水板,当金属液体在强冷成形凝固后,挡水板将铸锭周边卡。住使冷却水不再接触铸锭,从而提高了铸锭表面温度,即用铸锭门身余热进行低温回火,增加铸锭决塑性,防止铸锭冷裂纹的产生。
4 振动器与网袋
铝合金扁铸锭百动控制铸造的液位用激光检测系统控制。它不同于老式铸造用浮漂漏斗控制,网袋是起液体分配和金属过滤作用,网袋的目数因合。金的铸造速度、液体黏度的不同而不同,网袋没打温降,但他用的网袋必须保持干燥,网袋对液体流动有一定的阻力,尤其是铸造开始阶段必须借助外力及时疏通进入网袋内的液体,达到通畅、流向均匀,因此网袋与振动器装置连为一体。振动器主要作用是克服网袋对液体刚开始通过时的阻力,对手某些合金可以铸造全过程设振动,但是振动不能过大,必须均匀。在一般情况下,振动器在铸造开始到液流分布均匀这段时间使用。
5 结晶器润滑油量
模具在连续铸造过程中必须进行润滑,对润滑油燃点、黏度、水含量等有专门的要求,润滑油量设定与铸造速度,铸造温度、铸造合金特性及润滑油使用温度有并,也与液位高低有关,液位越高则润滑油量越大。
6 其他曲线设定
一般情况下铸开始时铸造速度较快,原因是液体转注流动路程长,通过增大流量,减少温降时间,可提高铸锭表面质量。自动控制铸各工艺参数之间都有对应关系,工艺参数设定要综合考虑相关参数的影响,对于同一种合同、同一种规格的铸锭,在不同情况下所采用的工艺参数不是不变参数不是不变的。总之,自动控制铸造工艺曲线的设定,在初始铸造至150mm或200mm时,即正常液穴形成之前的阶段最后重要,之后铸造是一个稳定的过程。
- 没有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