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铝型材期待理性发展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6/7/12 23:09:54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铝型材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非理性投资。很多企业都注意到了工业铝型材发展的广阔空间,也都想在这个还未大规模开发的市场里奠定自己的地位。于是,他们纷纷上马新设备,甚至是造价十分昂贵的重型挤压机来确定自己的产能优势。但是,这些企业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需求,特别是有效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上半年,我国铝型材企业的整体开工率不足40%,而同期受原材料短缺影响的美国挤压厂的开工率却在80%以上。我国大部分挤压机都被闲置着,惊人的总产能也只是概念而已,并未被有效地转化为经济效益,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订单。

  从目前市场供需状况来看,大部分建筑型材供过于求,尤其是门窗幕墙等装饰性产品竞争激烈,加之行业监管不力、自律能力差,部分企业为争夺客户采用低价或降低产品质量等不良竞争手段抢占市场,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另一方面,工业类铝型材却出现供给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局面。首先,产品种类少,选择范围窄,很多国内机械设计师抱怨,在使用铝挤型材做部件时,常常找不到合适的规格和合格的供应商而不得不改变设计以适应现有铝材。其次,质量达不到标准。大部分工业型材相比较于建筑型材来说,对表面的要求不是很苛刻,但对尺寸的精度却极为严格。可很多企业在投资发展工业铝型材生产线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挤压机本身,而忽略了相关工艺设备的配套。这一点对生产高品质的工业型材企业来说是致命伤。

  从国外铝型材挤压行业发展过程来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类挤压材应最终占据市场的主要需求和供给,部分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型材比例甚至达60%以上。2003年,我国生产工业型材31.5万吨,建筑型材178.5万吨,工业型材仅占铝挤压型材总产量的15%。

  因此,要生产能满足国际国内市场要求的高品质工业型材,必须时刻重视整个挤压过程的"团队合作"精神。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我国正在发展成为全球产品制造中心和供应商,很多铝型材价格链上的下游厂商纷纷到中国投资设厂,或是将全球采购中心设在中国,这对广大的中国铝型材挤压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发展的绝佳良机。

  一直以来,交通运输业就是铝型材的消费大户。在美国,交通运输用铝材占美国铝材消费量的33.3%。由于市场对汽车节能化的要求日益强烈,众多汽车生产厂商开始研究并使用铝制部件替代原钢制部件,极大地推动了铝挤压行业的发展。目前,大量汽车生产厂商或加大中国制造的生产规模,如大众、通用、本田,或开始其中国制造之旅,如奔驰、宝马。这将是中国的铝挤压行业跃上一个新台阶的良好契机。今后几年,我国汽车行业对铝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行业用铝材的年需求量将达到90万吨左右,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其他铝型材主要使用领域,如自行车制造估计年使用量在6万~6.5万吨左右,视听设备年使用量约为2万吨,铝制家具约为4万~5万吨。瞄准这些充满商机的领域,不仅能带来比较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更会帮助企业建立具备世界一流标准资质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企业的物流链,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发展全球市场的需求。

  面对有利形势,我们应该首先完善自身建设,不单是从硬件上更要从软件上进行发展,改变现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提高产品质量,重视品牌建设,才能抓住这一有利机遇,让企业健康发展,以便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收藏〗〖查看评论〗〖字号: 〗〖阅读:822次〗〖关闭
  • 没有相关资讯!
  • 用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