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较为有利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1~6月份进出口总值为795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4%,累计贸易顺差达614.5亿美元,同比增长55.0%。与去年同期相比,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增速分别达到30.5%和32.0%。尽管贸易摩擦持续出现,服装、纺织品和鞋类出口额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增速分别为27.6%,19.3%和16.6%。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额增速分别高达53.9%和71.8%。
2006~2007年我国部分主要商品进出口预测根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根据截至2006年6月份的统计数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2006-2007年部分主要商品的进口和出口进行了测算。主要预测结果如下:一、2006~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速差距将缩小,贸易顺差增速降低。预计2006年和2007年,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约为9639亿美元和116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0%和21.1%左右。贸易顺差增速呈下降态势,分别约为1238亿美元和1697亿美元。
二、2006~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增加,贸易顺差呈上升趋势。预计2006年和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约为5419亿美元和70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和29.9%左右。贸易顺差呈上升趋势,分别约为299亿美元和522亿美元。
三、2006~2007年,我国服装、纺织品和鞋类出口增速稳中有降。预计2006年和2007年,服装出口总额约为936亿美元和10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和17.1%左右;纺织品出口总额约为486亿美元和56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和15.5%左右;鞋类出口总额约为221亿美元和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和16.9%左右。
四、2006~2007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增速有所上升,铁矿砂进口增速下降。预计2006年和2007年,原油进口总额约为707亿美元和1027亿美元,同比增长47.8%和45.1%左右;成品油进口总额约为168亿美元和219亿美元,同比增长61.0%和30.1%左右;铁矿砂总额约为206亿美元和2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和25.1%左右。
我国外贸进出口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一、FDI(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了主要部分,2005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总出口的58.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出口比例接近88%,外商投资企业所产生的贸易净顺差占我国贸易顺差的83%。
大量FDI,特别是投资于低附加值制造业的FDI的流入,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增添了风险。由于在我国投资的跨国公司目前仍然多属出口导向型FDI,因此FDI流入额的大量增加刺激国内消费的作用有限。而跨国公司所享有的优惠待遇使得民族企业得同样依靠低附加值产品的价格优势来争取市场,不利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削弱了企业竞争力。
由FDI主导的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建议如下: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从政策上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出口优惠待遇,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贸易平衡。②适时减少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实施两税合一。我国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阻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实施两税合一可以更好地促进市场竞争,从而改善经济结构。
二、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将不断出现。根据我们的预测,在未来两年内,服装、纺织品和鞋类出口仍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是贸易摩擦的高发区。具体而言,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将呈现以下趋势:①传统优势行业,如服装、纺织品、彩电等行业贸易摩擦仍将占据主导地位;②新兴优势行业,如钢铁、汽车、通信设备将成为摩擦新热点;③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将加剧。
应对贸易摩擦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首先,应努力转变经济结构,变外向型经济为内需和外需并重的经济模式。其次,应努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尽可能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开辟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再次,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三者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此外,要大量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业人才。相关行业要重视国际规则和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发挥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主体作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国际化经营战略“走出去”,绕开对我国设置的贸易壁垒。从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来看,我们要养成尊重、遵守多边规则与机制的习惯,学会在WTO法律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三、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大势所趋。有关部门透露,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即将出台,其核心内容是将平均税率下调2%,主要涉及轻工、纺织、冶金、钢铁、机械等资源型出口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可能大幅下降或全额取消。
从现实情况来看,出口退税下调乃是大势所趋。①出口退税的好处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