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8/5 10:24:52
  2008年,中央财政共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财政部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中国再生金属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1~5月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和运营情况
  1、10种有色金属产量1011.7万吨,同比增长10.7%,增幅同比回落12.95个百分点,其中精练铜152.8万吨、原铝542.8万吨、铅115万吨、锌1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9%、12.4%、3.54%和4%。金属产量仍然增长近11%,但增幅回落了13个百分点。
  2、6种精矿金属含量产量189.2万吨,同比增长21.4%,增幅同比上升10.7个百分点,铜含量34万吨,同比增长11.6%。铅含量40万吨,同比增长40%。锌含量107。.6万吨,同比增长20.7%,矿产品产量增长达到21.4%,增幅增长近11个百分点,矿业的热度在增长。
  3、铜材产量达到283万吨,同比增长23.6%,铝材产量550万吨,同比增长40.4%,增幅都很大,显现过热的迹象。
  4、投资情况: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9亿元,同比增长41.34%,增幅仍然很大。其中矿山127亿元,同比增长54.3%,占投资的20.7%,增长1.74个百分点;冶炼310亿元,同比增长35%,占投资的50.5%,比去年减少2.4个百分点;加工177亿元,同比增长44.6%,占29%,增长0.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投资增长仍然不小,在40%以上。矿山略增,冶炼、加工略降。
  投资来源结构:在723亿元中,自筹546亿元,占75.5%,国内贷款112亿元,占15.5%,国家预算内资金24.3亿元,占3.4%,利用外资21.4亿元,占3%。可以看到企业的自筹能力占投资的3/4,现在企业的困难主要在流动资金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大,但大部分来源于自筹,贷款只占15.5%,从投资情况看,铜、铝、铅锌冶炼新开项目明显回落,但规模仍然偏大,矿山比例在提高,外资投入明显下降。
  5、进出口情况:进出口总额395.72亿美元,其中进口283亿美元,同比增长17%,出口112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进出口额虽都有增长,但增幅均大幅下降。
  铜的进出口:进口未锻轧铜64万吨,同比下降21.6%,铜材42.4万吨,同比下降0.4%,粗铜9.1万吨,同比增长40%,铜精矿实物量229万吨(约含金属量65万吨),同比增长21.6%,铜废料实物量243万吨(约含金属量50万吨),同比增长14.4%,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铜的总进口量折金属量约含铜金属量220万吨左右。
  出口情况:未锻轧铜4.9万吨,同比增长87%,铜材24万吨,同比增长20.7%,出口约含铜金属量22万吨左右,可以看出出口量有限,1~5月中国铜的净进口量约200万吨,国内铜需求量是很大的,而且在大幅度增长。
  铝的进出口:进口未锻轧铝12.3万吨,同比下降4.8%,铝材28万吨,同比下降0.7%,氧化铝197万吨,同比下降15.1%,铝废碎料实物量90.5万吨(约含金属量63万吨),同比增长10%,废料进口也有较大增长。
  出口情况:未锻轧铝31万吨,同比增长29.3%,铝材79.1万吨,同比下降1.3%,净出口未锻轧铝18.5万吨,同比增长69.4%,净出口铝材51.1万吨,同比持平,可以看出铝和铝材仍保持每年160~170万吨的净出口,国内市场已供大于求,随着电价的提高和出口政策的收紧,铝工业将面临严重挑战,发展再生铝产业的优势将更加突出。
  6、利润情况:1~5月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点联系的73户企业实现利润256亿,同比下降7.69%,其中22户铜企业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17.9%,但增幅回落25个百分点;22户铝企业利润94.8亿元,同比下降20%,15户铅锌企业利润18.55亿元,同比下降44.33%,明显可以看出铜比较好,铝、铅锌利润都在大幅度下降。
  二、再生金属产业为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做出重要贡献
  扩大金属再生利用本身就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结构性措施,以再生铝与原生铝相比为例,其能耗不足原生铝的5%,减排97%以上,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与资源替代效应。同时,从再生铝自身而言,再生铝万元工业增加值标煤能耗仅为0.8%,不足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
  再生铝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上海新格有色金属集团自收购福建灿坤铝熔炼厂后,目前已准备在重庆建设50万吨再生铝项目,上海新格集团再生铝产能将达到100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再生铝企业。太仓(怡球)金属有限公司、重庆华福铝业公司等规模再生铝企都已计划提高生产规模,提高技术,
收藏〗〖查看评论〗〖字号: 〗〖阅读:744次〗〖关闭
  • 没有相关资讯!
  • 用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