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铝型材行业发展概况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7/3/31 18:41:07
    我国铝型材行业前景向好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材铝挤压国

    2005年全世界铝挤压材产量与约1100万吨,总生产能力1820万吨左右。可生产挤压材的国家与地区有90个,其中中国铝挤压材产量15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2%,位列全球第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材铝挤压国和初级铝挤压强国。与世界铝挤压材区别之处是,世界铝挤压材中建筑铝材与工业铝材之比约为55:25,而我们国家铝挤压材中建筑铝材与工业铝材之比约为80:20,建筑铝材更胜一筹。 
    此外,由图表2的数据可见,在12个主要国家与地区有5个是挤压材的净出口者,中国的出口量最大,占总出口量的27.6%,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挤压铝材出口国。为59.8%,中国也是如此,但这并不能代表今后就不需要新建产能了,以中国为例,其铝挤压材有相当大的国外市场有待开发。 

    中国铝型材行业面临的问题

    在国内铝合金型材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内部也存在着明显的重复建设和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小、技术水平偏低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等方面。 
    我国目前有铝挤压材企业670家,但平均年生产能力仅0.72万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92万吨。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低端产品生产规模庞大,产品同质化明显,竞争非常激烈,造成了大量生产能力闲置,而高端产品则生产能力不足,品种规格偏少。此外,行业竞争秩序比较混乱,价格恶性竞争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本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已成为世界铝合金型材生产大国,但只有继续加快和深化行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我国才能真正成为铝合金型材生产强国。 

    中国铝型材行业面临的机遇

    房地产业发展前景依然看好2002年以来,国家为解决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抑制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存在的过热倾向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国家关于房地产业上述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将对房地产建设用铝材产品的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该等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抑制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存在的过热倾向,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城镇化加快和政策鼓励加大供应普通住房的条件下,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并有望继续拉动建筑型材的市场需求。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带来的机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申办成功,将促使国内铝型材需求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从现在起至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的铝型材需求量相当于欧洲市场的2倍。 
    我国铝型材人均年消费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铝型材人均年消费量仍然较低,2001年铝材人均年消费量为1.2公斤,不仅远远低于美国27.2公斤,日本19.2公斤的水平,也低于2000年世界人均1.1公斤的年消费量。我国铝材消费量若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产量应达到200万吨;若要达到美国、瑞士、日本等国家的消费水平,铝材产量需达到2,200万吨,其中铝型材应约为880万吨。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住房条件的进一步改善,铝型材的消费量有望继续增长,从而为我国铝型材行业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铝板带行业仍需要“进口替代” 

    中国仍然是高精度铝板带产品的净进口国

    2005年,中国铝轧制材生产与消费领域齐头并进,双双创历史新高。安泰科估计,2005年铝板带产量为218万吨,同比增长约15%,铝箔产量达到68万吨,同比增长11%。同时,铝板带继续保持净进口局面,2005年净进口量为10.8万吨,全部是高精度铝板带产品。铝箔则净出口6.1万吨。这样,2005年中国铝轧制产品的总表观消费量就达到了110.7万吨,超过了德国、日本、意大利和比利时四国消费量之和,成为全球第二大铝轧制产品消费国。 
    如此看来,中国目前的铝型材和铝轧制材中的铝箔及铝管都已实现了净出口,铝轧制材中的铝板带产品是国内铝行业目前唯一需要“进口替代”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实际上,中国经过几年的发展,只是在中低档产品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每个铝加工子行业中的高精度铝加工产品仍需要大量依靠进口。对于铝轧制材行业来说,其最终消费产品如易拉罐料、PS版基和幕墙板仍是未来中国铝板带发展的热
收藏〗〖查看评论〗〖字号: 〗〖阅读:1511次〗〖关闭
  • 没有相关资讯!
  • 用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