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面:2005年铝冶炼完成投资263亿元,增长6.6%,电解铝盲目发展势头得到遏制。2005年国内氧化铝产量为860.876万吨,增幅为23.25%;电解铝产量779万吨,增幅为16.4%;铝加工材产量594万吨,增幅为29.1%。进出口方面,随着禁止电解铝出口加工贸易政策的实施,出口未锻轧铝132万吨,下降21.7%;进口氧化铝702万吨,增长19.4%。
需求方面:宏观调控并没有明显遏制铝消费量,房地产投资、电力行业投资增长依然较大;但汽车、家电行业的铝消费增速回落。整体而言,2005年国内铝消费表现良好,原铝消费量达到704万吨左右,增长17.9%,新增消费量占到全球新增消费量的60%。另外,由于国家鼓励高附加值铝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令铝材出口量大幅增长,出口铝加工材71万吨,增长65.1%,拉动原铝消耗。
我们认为,近年来铝行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铝锭综合交流电耗、氧化铝综合能耗等冶炼技术经济指标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但是,中国铝行业仍旧存在制约发展的因素:产业结构失衡,重要原料供不应求;氧化铝行业盲目投资问题突出;电解铝企业亏损严重,电解铝生产用电难以按国际通行模式铝电有机联营,或直供电力,影响铝行业持续发展;铝加工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们预计,2006年底氧化铝生产能力将达1130万吨,2007年底将达1750万吨,“十一五”末总能力将达2100万吨,资源难以保障的矛盾将更突出。电解铝行业,2006年将逐渐走出低谷,实现全行业盈利;但行业也面临投资反弹压力,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
因此,2006年国内铝企业联合限产行为将继续,产量增长速度将持续下降趋势;消费方面,将受益于房屋建筑与电力行业两大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消费增长点将主要来自于铝下游加工业的产能扩张,预计铝材出口增势将加速。但是2006年电解铝出口限制政策的继续加强将导致铝锭净出口明显减少,至50万吨左右,这将使国内铝市场依然供应过剩,但过剩幅度将减少,预计国内市场原铝供应过剩10万吨左右。
本报告在对全球及国内铝市场运行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并预测了2006年国内铝行业的运行环境和供求形势,研究了国内铝业竞争结构的变动趋势及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权威机构。报告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技术,内容全面、数据翔实,是国内铝企业及相关投资和个人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的可靠参考资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