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不锈钢行业十件大事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1/6 16:19:30
     2007年,是中国不锈钢行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对一年来不锈钢行业发生的重要变化和一些重要事件进行了分析和选择,并通过征求专家意见和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意见,筛选出《2007年中国不锈钢十件大事》。
  1、不锈钢产量突破700万吨大关,居世界第一,自给率达到70%
  2007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预计突破700万吨,稳居世界第一。宽幅热轧卷产量同比增加80%,摆脱了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
  中国不锈钢生产发展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实现了以内需为主,钢材自给率达到70%以上,同比增加10%;实现了以先进工艺装备生产为主,产量占70%;实现了以“四大企业”(太钢、宝钢、张浦、联众)生产为主,产量占60%以上。
  2、无镍铁素体不锈钢比例稳步提高,品种结构趋于合理
  2007年中国预计冶炼铁素体不锈钢180万吨,比例达到25%以上,比上年提高5%。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研制开发现代铁素体不锈钢新产品,宝钢、太钢、张浦等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专门组织用户举行多种形式的铁素体不锈钢推广和推荐活动,成效显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餐、橱具制品、家用电器、装饰、汽车排汽系统、车辆等领域,许多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
  合理控制不锈钢钢种的比例,积极推广现代铁素体不锈钢,已经成为中国不锈钢业界的共识。
  3、开发利用氧化镍资源,走出火法生产含镍生铁的新路
  2006年以来,中国开始大量从菲律宾、印尼、新喀多里亚等国进口本来已经被弃之不用的红土镍矿,应用火法生产新工艺,生产含镍生铁供不锈钢厂使用。2007年预计进口红土镍矿1400万吨左右,可生产金属镍大约9万吨左右。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宝贵的镍资源,极大的缓解了国内不锈钢原料的短缺矛盾,降低了不锈钢生产成本,也抑制了一度疯狂上涨的镍价,有利于我国不锈钢工业可持续发展。
  4、品种质量明显改善,高附加值的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2007年中国高附加值的不锈钢宽幅冷板出口量预计达到50万吨左右,首次超过进口量,平均出口单价超过进口单价13.78%。产品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质量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中国生产的石油天然气使用的优质不锈钢管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得到国际市场上的认可。
  5、新产品层出不穷,投资重点开始向生产工业领域特殊需求用材转移
  现代铁素体不锈钢新品种批量上市,除了传统的409、430完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外,太钢、宝钢等企业开发的434、436、439和444等现代铁素体不锈钢新品种已经供应市场。
  满足各个工业领域特殊用材开发取得新进展。双相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已经形成系列产品。1803、2101、2205、2304、2507等已经开发成功。
  太钢、宝钢、东特、久立企业等开发了油井用钢、石化用不锈管、核电站用核级不锈钢、690U型核电蒸汽发生器用管、超超临界锅炉用不锈钢管、尿素不锈钢管、汽轮机叶片用不锈钢、耐腐蚀沉淀硬化不锈钢等材料。宽度大于1500mm和2000mm的冷轧不锈钢板卷、超宽、超厚的不锈钢中板已经开始批量供应市场并应用在石化、电力航空、航天、食品加工、汽车、交通、机械制造领域。
  由于工业需求的拉动,2007年,太钢建成特宽、特厚不锈钢中板生产线,宝钢、太钢正在建设特殊规格无缝管挤压机生产线,宝钢投资建成专门生产难变形特殊材料的炉卷轧机,昆山大庚不锈钢中厚板扩建工程投产;上海实达、鞍山东亚、浙江甬金、山东乾元等企业的不锈钢精密薄带新、扩建工程已经建成。在我国不锈钢总体产能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把投资重点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工业领域特殊需求用材是我国不锈钢行业的正确选择。
  6、主动出击,投资国外,保证镍铬资源长期稳定供给
  为寻求长期稳定的镍铬原料来源,2007年中国一些企业纷纷到国外投资。金川集团向阿尔比登公司在赞比亚姆纳里镍矿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进行产权投资并收购澳大利亚镍矿公司Allegiance Mining NL11%的股份;宝钢与印度威泽集团合资设立宝威有限公司,计划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Orissa)建造一座年产10万吨的铬铁厂;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南非MISSION POINT公司和VER
收藏〗〖查看评论〗〖字号: 〗〖阅读:677次〗〖关闭
  • 没有相关资讯!
  • 用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