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云:温州建筑领域的女状元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4/15 11:34:24

  在我国版图上不大的温州,却凭着自己的奋斗,成为扬名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强市。黄石籍温州市亚飞铝窗有限公司的陈利云,虽年仅有27岁,2001年元月才到温州,却于3年前便在温州业界奠定了“销售第一人”的地位。

  美貌富姐

  去年4月中旬,记者浮光掠影地领略了温州的发展和繁华。那次采访陈利云,“阵容”很强大,我市在温州的十多位成功人士,在一家装饰华丽高贵的咖啡馆“煮酒论英雄”。他们告诉记者,温州是个“百万家产不算富,千万家产算小康”的富裕城市,也许一个不起眼的店铺就身价百万,也许路上一个不起眼的路人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温州炒房团中的一员。
  陈利云,一个27岁的外地小女子,何以在温州建筑领域巾帼不让须眉呢?陈利云的丈夫胡先生毫不掩饰对妻子的崇拜和怜爱。2001年元月从家乡来到温州,做过旅游公司的文员,搞过房地产营销,又跳槽到了至今供职的温州市亚飞铝窗有限公司。刚去时每月拿2200元钱的薪水,直让她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她的愿望是“每月有800元工资就好了”。公司老总在用人方面眼光独到,认为陈利云“很市场”,便将她调到了市场营销部,任经理,年薪10万,这对陈利云而言,绝对是上天的恩赐。胡先生称,当时温州有300多家房地产公司,竞争非常激烈,陈利云任职经理时正值盛夏,为了拉下第一桩工程,她每天夹着资料袋,一脸的风尘,一脸的执著,太阳烤、风儿刮、雨儿刷,但从不退避,历时4个月,终于将一个百多万元的工程艰难搞定,可老总审核“没多大赚头”。老总一声叹,不亚于晴天霹雳,陈利云伤心、焦急,哭得很伤心。不过,毕竟这是温州,老总考虑得全面而周到,有同情抑或是眼光长远,还是做了这个没钱赚的工程。
  记者在温州期间,逛过名声如日中天的欧洲城。坐落于市区飞霞北路东侧、江滨中路南面的欧洲城投资额约17亿元,占地面积144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结构布局采用欧洲城市规划常见的环形放射状:中心为商贸广场,多条步行街呈放射状向各个方面延伸;以环形林阴大道贯穿各个异国风情的商业精品馆。陈利云介绍,欧洲城有5大景观休闲与水景广场,周边布置高层公寓楼,建筑造型错落有致,空间协调,丰富多彩,突出“城中城”的商业布局,现为温州集商业、居住、娱乐、休闲、游览、办公为一体的标志性建筑。陈利云自豪地说,“欧洲城”是她花一年时间拉下来的大工程,“这个工程很俏,还没竣工,但房子全部售之一空。”
  据陈利云称,全浙江能拉下亿元工程的仅3家,而她供职的公司位列其中,她自己的业绩是公认的第一名。按平均每年5000万元的业绩,陈利云按合同拿百分之一点二,便是600万元。温州湖北商会维权部主任柯亨荐不无羡慕地告诉记者,陈利云每天接触的人,是含金量很高的、真正含义的大老板,因为“陈利云”三个字已在温州建筑领域成了品牌,“陈利云的名气太大了。”陈利云实话实说:名气的效应便是不再像刚出道时那般奔波、钻营,现在自己仅靠电话就能顺利接到生意。
  陈利云的丈夫胡先生“眼馋”妻子的神通广大,于几年前也成立了一家以家装为主的公司,寄希望于妻子的高抬贵手,“手指缝漏一点,我生意就红火得不得了”。但陈利云很原则,她一直苦口婆心劝丈夫,“自己还有一年就合同期满,到时怎样再说,现在只能桥归桥、路归路”。但胡先生对记者称,自己从未责怪过她,毕竟每个人都有立世之规,何况自己的生意也不差,“总不能让她养活吧”。

  贫困少女

  今天的“第一”,陈利云是未预料到的。也因为自己贫困的经历,才成就了自己今日地位,陈利云说太有内在关联了。
  “只要我付出了,得不到回报,我也坦然,从不后悔。”陈利云说,无论是贫穷岁月,还是在今天宽裕的日子,她坚持着努力的、百折不回的付出。
  1980年2月,陈利云在阳新县原东源乡出生不到几个月,按政策她的家和另外7个家庭迁出了库区,搬到了城郊官桥村,8个刚迁来的家庭成立了一个自然湾。父母务农的同时,年年养了几头猪,陈利云和2个弟弟1个妹妹的学费便指望着这几头大肥猪。初中毕业后,陈利云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后来,她又通过关系上了一所电大,家庭因她上大学而债台高筑。1999年大专毕业后,陈利云通过同学的借贷,在一家酒店承包了一楼餐饮部,边经营边摸索经营餐饮业之道。自认为可以大干一场后,便于2000年在县城文化宫开了一家餐馆,名曰“小南京酒店”,一年的起早摸黑,一年的精打细算,一年的苦心经营,竟换来亏本的结局。虽亏本8万元,大山崩溃般朝她压来,但陈利云不后悔,她认为她那样的努力,那样的付出,亏本也坦然,毕竟她还年轻,有的是  翻牌的机会。
  坦然归坦然,借的钱总要还呀!陈利云和母亲商量:只有靠打工还债了。可打工潮早已席卷全县,哪里才是她的安身之地呢?她的男朋友胡先生提供参考:温州在改革开放中有着敢想敢干的商业头脑,有着强大的民营资金。这注定了温州用人机制的更加灵活,只要勤奋、努力,就有一份工作。于是2001年的元月,陈利云便直接去了温州。一个女孩子,又是第一次出远门,母亲舍不得,放不下,就让陈利云的弟弟护姐打工。临行前,陈利云对母亲说,找到一份月薪800元钱的工作就好了,吃用一点还有还债的钱哩!她的母亲泪花闪闪,但底气十足:你懂事又肯吃亏,一定找得到一份好工作。
  然而姐弟俩在温州呆了半个月仍未找到工作,而且带来的钱不多,还交了一个月的房租。就在姐弟俩愁肠百结的时候,一家旅行社答应接受了有大专文凭的陈利云,月工资是1200元,喜不自禁的她在结算工资那天,竟寄回家1000元。陈利云说,第一次寄这多钱回家,主要是让父母把“悬在喉咙口的心”踏实地放回原处,否则子女在外叫家长如何安心呢?不久,通过人才市场,陈利云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搞营销。陈利云在这家公司受益匪浅,她说温州人“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的精神理念,使她有点明白为什么温州发展如此神速了。陈利云告诉记者,温州人有着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为了致富,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吃苦耐劳,敢冒风险闯天下,不挑三拣四,根本没有职业高低贵贱的考虑,努力学习本领,善于适应环境。这对陈利云的刺激很大,在未存到一分钱的情况下,她却先学习了受益无穷的“温州精神”。不久,月薪1800元的陈利云,通过一位餐饮业老板的介绍,跳槽去了现在的公司。
  陈利云称,她效力的公司是国家建设部、浙江省建设厅核准成立的从事专业玻璃幕墙、铝板、石材幕墙、铝合金、塑钢门窗等生产和安装的一级企业。公司业务遍布全国各省、市,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在中国业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则凭着自己的勤劳、聪明和不屈、超前的精神,也赢得了自己的盆满钵满,从而书写个人职业生涯的动人乐章。

  爱在家乡

  一首经典老歌《谁不说俺家乡好》唱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自豪和心声。陈利云说得更是入木三分:温州是战场,家乡是疗伤、休憩的大后方。
  陈利云的父亲在家乡务农,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他试图通过经商改变家庭的困难,但她的父亲不是做生意的人,做什么生意都亏本,有一年三十夜,讨债上门的人实在拿不回去一分钱,把她的父亲着实打了一顿。陈利云在温州和记者交谈时哭着说,父亲惟一没有亏本的一次生意还赚了一笔:胡先生和自己的爱情历经时间的考验后趋于成熟,按农村的习俗,男方来女方家“定亲”是要烟酒开道的,陈利云的父亲之前进了大批瓶装白酒,便顺势卖给了未来的女婿,赚了千把块钱。陈利云的父亲在经商和拉板车中循环:借钱折腾,美其名曰经商,亏空后只有拉板车,年复一年都如此。多少次在街上见到父亲吃力的背影,陈利云每次含着眼泪帮父亲一把。她说,这也是她走上还债之路的又一个原因。
  随着陈利云在温州购房买车,家里因之而一步踏上小康之路。胡先生说妻子很孝道,出手就是20万元钱,父母不再靠几头猪来支撑家庭,弟妹不再为上学、婚嫁而发愁;房子早已旧貌变新颜,成为陈利云“大后方”疗伤的温馨之地。离开乡音乡情,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为了生存,为了自身价值的尽情释放,陈利云说,在温州这个充满竞争的地方,奋不顾身地进行着惨烈的博杀,精疲力竭,遍体鳞伤的时候,家乡就成了最好最祥和的地方。她得在家乡调整心态,在家乡的怀抱找回自己。
  陈利云被家乡在温州的成功人士形象地描述过:她像家乡的山,虽没高耸入云,不险竣,但扎实中透着俊气和灵性;她像家乡的水,清彻透明,百折不回。

 

收藏〗〖查看评论〗〖字号: 〗〖阅读:2518次〗〖关闭
  • 用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