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材信息网  
站内检索
检索类型:
关 键 词:
 
   
  首页>> 铝业资讯>> 统计数据>> 正文
下半年国内铜消费难以乐观
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06-8-21 9:46:41,阅读:

  上半年国内铜消费分析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经济在连续3年保持10%左右增长的情况下,2006年继续强劲增长,然而国内铜消费却出人意料地未跟随经济的强劲增长而增加,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及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精炼铜产量141.55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22.8%;精炼铜进口38.956万吨,出口14.155万吨,净进口24.801万吨。由此推算出2006年1~6月精炼铜表观消费量为166.351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了8.56%。上半年国内实际铜消费仅为174.66万吨。这与2000年以来国内铜消费以年均19.7%的速度高速增长及一些机构关于2006年中国铜消费将增长8%预测形成巨大反差这也是1994年以来中国精炼铜消费首次出现下降。
  
  政府加强资源保护上半年国家大幅提高精炼铜、铜合金及铜材的出口暂定税率至10%。据报道,国家将在下半年继续下调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退税,从而限制资源的出口。此外,国家发改委也强调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将从大量消耗资源模式转变为通过改善资源使用效率所推动,从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导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预计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资源保护方面的相关政策来完善国内的经济结构,将导致国内生产资料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
  
  高铜价明显抑制消费,终端产品需求减弱 自2001年开始的大牛市,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源自全球对铜等原材料的庞大需求,电力、家电、汽车等产业在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迅速扩张,为铜价走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在去年底铜价一举突破4000美元/吨大关,并以前所未有速度直上8000美元/吨以后,铜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在铜价快速上涨中,终端消费品价格的涨幅未能与铜材价格保持一致,成本的大幅增加导致加工制造企业的利润被一再挤压,不少中小企业更是面临生存困境。与此同时,电线电缆、空调、汽车等下游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此外,铜管生产企业已改进设计,通过降低壁厚和直径可以每米少用30%的铜。今年中国铜需求的同比增长率从以往的两位数到上半年的负增长,都反映出国内需求增长的疲软。

  铜的替代品大量出现 铜价高企、巨幅波动及铜铝间的巨额价差而促使一些企业抓紧铜替代品的开发和使用,铝等其他基金属以及塑料都可能成为更为低廉的替代材料。主要替代情况如下:
  
  导线:现在由于铜价高涨,铜在电缆行业中的用量以每年2.5万~3万吨的速度下降。铝在建筑导线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大约为6%。而铜的市场份额在慢慢缩小,每年大约损失2万吨的消费量。有消息称,电力供应部门已经获准在低压动力电缆(不包括建筑导线)中使用铝导线。低压动力电缆行业的铜消费量在每年6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0年将损失20%的市场份额,损失的消费量将高达每年15万吨左右。
  
  变压器绕阻线:迄今为止,中国使用铝制绕阻线的变压器还很少,但是如今这一技术在国外市场广泛运用,国内企业也将开始使用铝制绕阻线的变压器。

  家用电器中的电磁线:家用电器生产企业正在尝试使家用电器可以容纳更大的使用铝线的电机。

  磷青铜接插件:今年中国的磷青铜接插件大约需要8万吨铜量,其中低端产品大约占一半。这一部分是很容易被黄铜和不锈钢替代的。去年由于替代造成的损失达1.7万吨,预计今年可以达到2.5万吨,到2010年损失将达4.5万吨。
  
  黄铜带:黄铜带的市场大约为55万吨/年,也就是36万吨铜量。黄铜带被广泛地用接线端子、装饰装修、家具、纽扣等方面。有些领域现在已经完全不使用铜了,而有些领域的替代才刚刚开始。可选择的替代材料有钢、铝、塑料、低铜合金等。
  
  黄铜棒:黄铜棒的发展趋势与黄铜带相似,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在不发生替代的情况下,黄铜棒的产量将由目前的35万吨铜量增加到2010年的45万吨左右。但是现在由于替代,预计到2010年黄铜棒的产量将损失20%,也就是9万吨铜。
  
  空调行业:美国ALCOA开发的全铝散热器已进入空调市场,应该很快会在中国空调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空调管行业的铜消费量大约为10万吨。预计到2010年,空调管行业将失去大约25%的铜消费量。

  Simon Hunt咨询预计,到2010年,中国由于替代而损失的电铜消费量将达到每年50万吨左右。

国内铜消费趋势展望

  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经过26年的迅猛发展后 成长的动能远远没有耗尽,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铜消费的高速增长也将继续延续,三大铜消费产业——电力、家电、建筑行业,仍然会为中国的铜消费带来潜在的动力。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国铜消费总量有望在2015~2020年达到阶段性的高峰;通过对近20年中国铜原料进口构成变化以及各个时期铜平均消费和平均增长率的统计比照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事实,预计2006~2010中国铜消费仍将保持5%~1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强、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经济过热和投资增速过快的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再则随着全球进入加息周期,美国经济增长趋缓将引领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因此,预计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经济增速可能明显减缓,由此也预示着中国在未来几年对工业原材料需求的增长速度将减慢。
  
  由于高价,价格的波动率居高不下和替代品等问题 2006年上半年国内铜需求表现却令人吃惊地疲软 随着我们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夏季,从历史数据分析,空调等用铜产品产量将大幅下滑,因此预计三季度中国铜的消费可能继续下滑,如不能出现“旺季不旺而淡季不淡”的现象,下半年国内铜消费难以乐观。
给编辑留言〗〖字号: 〗〖关闭
电话:(0714)8769239 传真:(0714)8762393 中国铝材信息网QQ群656842821 电子邮件:china.lvcai@yahoo.com.cn
中国铝材信息网 @ (435100)湖北省大冶市安平路6号
版权所有 © 2006-2008 中国铝材信息网

鄂ICP备06014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