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材信息网  
站内检索
检索类型:
关 键 词:
 
   
  首页>> 铝业资讯>> 行业新闻>> 正文
重点整治“五小企业”推进生态建设 大冶实行环保“三个一”制度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更新时间:2007-7-30 18:06:08,阅读:
  湖北省大冶市的经济结构以矿产资源为主。依托于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冶市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以冶金、建材、机械、煤炭、轻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资源型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70%左右。大冶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战略,以强化环保推进经济转型、优化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同步,有效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
  实行目标考核全面落实环保“三个一”制度
  即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和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权,并按照“地方政府应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将环保纳入各乡镇街办和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严格实行环保目标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制度。通过实施环保“三个一”制度,各部门单位始终将环保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支持环保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环保统一管理、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同时,大力加强环保机构和能力建设。在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的严峻形势下,按区域设置8个环境监察中队,核定编制59名;在全市实施公务用车改革、精减173辆公务用车的情况下,同意环保部门更换和购置6辆环境执法用车。
  实施战略转型严把环境准入关
  为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大冶市委三届八次全会提出了推进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推进经济转型的意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引导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水平,积极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壮大水泥生产规模。积极培育发展纺织服装、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后续产业,以城市的经济转型,带动污染物的削减量,力争在2010年实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的目标。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审查,凡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符合生态功能区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不批准立项、不批准用地、不办理营业执照、不供电;新建项目未建成环保设施的一律不准试生产,未通过环保验收的一律不准投产,严把环境准入关口,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2006年大冶市对40多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整治重点污染源加强生态建设
  近几年,大冶市下达了46个限期治理项目,重点对水泥、钢铁、造纸、铝材等行业进行治理,投入治理资金8600万元,削减工业粉尘约6469吨,烟尘约5017吨。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大冶市先后淘汰关闭了52家土法烧结厂、两家小造纸厂、3家小水泥厂、71家小煤窑;加大对小选矿、小洗矿、小矿山、小冶炼、小砖瓦等“五小”企业的整治力度,通过实行包保责任制、领导问责制、部门过错追究制、政府调控机制等四项工作机制,采取拆房子、拔杆子、抬机子、毁池子、平场子、栽苗子等“六子”措施,取缔关闭“五小”企业418家。全市现已建成596台(套)污染治理设施,其中废水治理设施464台(套),废气治理设施152台(套)。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冶市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止农业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开展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等环保绿色创建活动,大力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矿产资源开采开发活动的环境监管,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类活动,注销采矿许可证42家,炸封非法采矿点30处,整顿违规生产矿山65家,对取缔的“五小”企业占用的712亩耕地进行了平整,对破坏的耕作层进行回填,改良耕作条件并组织当地群众恢复耕种。大力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生态环境工程,防治水土流失,对41平方公里工矿废弃地进行了复垦,使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生态调节能力大大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高起点规划工业新区
  大冶是全省十强县市之一。今年4月全省县域经济会议召开后,大冶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开展以“解放思想、寻找差距、加快发展”为主体的大讨论活动。
  通过大讨论,大冶提出:经过5年努力,要把大冶建设成中国重要的保健食品基地、中部地区建材工业基地、武汉城市圈新型制造业的配套基地和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使大冶成为产业发达、功能配套、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城市。
  大冶决心高起点规划工业新区。把城西北工业新区建设成为环保型、科技型生态园区;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西北工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用新机制发展园区项目。在着力培育发展机械、电子、服装、医化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形成全市项目建设一盘棋。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寻求新突破,以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目标抓硬环境,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抓软环境。高度重视生态保护。重点抓好整治“五小企业”、节能减排、生态建设3项工作。
(杜光钦 曹玥 李飞)
给编辑留言〗〖字号: 〗〖关闭
电话:(0714)8638239 3682992 传真:(0714)8636393 铝材QQ群号:11477987 电子邮件:china.lvcai@yahoo.com.cn
中国铝材信息网 @ (435100)湖北省大冶市安平路6号
版权所有 © 2006-2008 中国铝材信息网 未经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链接、引用本网站内容

鄂ICP备06014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