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材信息网  
站内检索
检索类型:
关 键 词:
 
   
  首页>> 铝业资讯>> 行业新闻>> 正文
环保产业是构成新型有色金属基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更新时间:2007-7-20 16:40:11,阅读:

    刘建明:环保产业是构成新型有色金属基地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贯彻国家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方针指导下,如何转变发展观念,寻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战略的最佳结合点,是资源型富集地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中科院矿产资源专家刘建明近日在“赤峰有色金属发展论坛”中提出,环保产业是新型有色金属基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要跳出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走集约型增长之路;要创新发展模式,把发展环保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的新兴产业。建议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在宏观决策与整体规划上全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三赢”。
  --加快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目前巨大的资源需求和全面的资源短缺为资源型富集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蕴含了巨大的商机,但同时带来的是一些地区拼资源、拼环境换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刘建明建议,要加快实现从资源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上,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的增长,突出产值的增长速度;集约型则强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发展的手段上,粗放型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集约型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在经济发展的表现状态上,粗放型表现为经济周期性波动地增长;集约型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快速健康环保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近几年,大兴安岭矿业开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取得显著成果。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逐步探索集约型增长的方式,发挥资源优势建立产业基地,这是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资源环境富集地区,如何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刘建明认为,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其核心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跳出传统的思路和方法抓发展,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发展与环保不是对立的,而是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要创新发展模式,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作为系统工程来抓,把发展环保产业作为科学发展的新兴产业。
  刘建明强调,发展环保产业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在开发矿产资源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保护环境就得影响发展,发展环保产业不是负担,而是商机无限的新兴产业。目前,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有色金属尾矿的综合利用问题。大量尾矿的快速堆积,不仅污染环境、占用大量土地,同时,尾矿库建设也耗费大量资金。实际上,尾矿可以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不同的尾矿类型可以开发出不同的系列产品,例如可以生产砖、水泥熟料、墙体材料、陶瓷制品、矿物肥料等产业。因此,尾矿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延长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产业链,增加利税,扩大就业的新兴产业,也是矿业经济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
  赤峰市地处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成矿带和华北地台北缘金成矿带,蕴藏着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近几年实施集约化、规模化、内涵式的发展战略,有色工业走出了“小、散、滥”的发展困境。从科学探矿开矿到注重节约环保 再到延伸产业链条,随着云南铜业、铜陵有色等大企业的入驻,整合后的矿产资源开始向优势企业集中。如今,赤峰市有9家矿山因违规探采被叫停,有6家选场因污染环境被淘汰出局。从小矿“遍 地开花”到“大矿大开”,赤峰市已经形成一条“探、采、选、冶、加”的有色金属产业链。赤峰市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与环保并重的战略。目前,在这条产业链上连着27家大型有色金属矿山、27家选厂和23家冶炼和深加工企业。在聚鑫源铅冶炼公司,工厂的烟囱经过静电收尘和布袋收尘后已不见烟尘。企业年产1.2万吨的尾渣,经过下游企业——双强金属化工公司的再提炼,年产氧化锌1400多吨。三湘矿业集团采用先进的选矿技术,将铅锌入选品位降低至2.5%以下,将矿山采矿过程中排放的废石变成了资源。
  --政府引导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科学发展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大兴安岭矿业资源开发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政府在其中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大兴安岭有色金属基地建设,与我国产业政策是同向的,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应从以下方面加以积极应对:
  1.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环保节能减排之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继续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发展的空间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应做好发展与环保并行发展的全盘规划,把节能减排当作大事来抓,不能闯国家政策的“红线”。
  2.根据国内外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趋势,通过政府出面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有目的地扶持若干有投资能力、有技术的大公司,通过集团化和规模化提高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水平,尽快将赤峰的矿业做大作强。杜绝低效益的群采遍地开花、小规模重复建设、浪费财力和资源、恶性竞争的局面出现。
  3.培育矿权市场,吸引社会资金。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采权的有偿出让,搞活矿业权市场,促进矿业权的合理流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的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其收入主要用于区内的地质勘查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
  4.政府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倾力打造并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招商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的投资,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条件。
  5.引导和扶持环保产业。政府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储量,把环保作为有前景的新兴产业来抓,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三赢”局面。 

给编辑留言〗〖字号: 〗〖关闭
电话:(0714)8638239 3682992 传真:(0714)8636393 铝材QQ群号:11477987 电子邮件:china.lvcai@yahoo.com.cn
中国铝材信息网 @ (435100)湖北省大冶市安平路6号
版权所有 © 2006-2008 中国铝材信息网 未经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链接、引用本网站内容

鄂ICP备06014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