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氯氰胺”事件的影响,国家质检总局于9月18日发出《关于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决定》,两天之后的9月20日,质检总局再次发出《关于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的公告》。一个月后,10月17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关于禁止在广告中使用“免检”内容的通知》,要求各级工商局,对广告中出现“国家免检产品”等涉及质量免检内容的,立即责令停止发布。
截至11月19日,距离国家质检总局废止“免检”的通知发布2个月,国家工商总局禁止广告使用“免检”内容的通知发布1个多月,记者看到,在福州各大建材卖场,许多获得过“国家免检”称号的建材商家,在使用“国家免检”进行自我宣传。
↓建材商家仍在打“免检”牌
上周五到昨天,记者走访了汇多利建材广场等多家福州主流建材卖场,发现已经明令废止,并禁止在广告中使用的“国家免检”称号,仍然被众商家当作自我宣传的一项主打内容。
在汇多利建材广场内的“宜华”木地板专卖店,记者看到,在店面的核心位置,商家仍然将“国家免检”标志列在显要位置。而与“宜华”木地板同属“宇森行地板连锁”代理销售的“生活家”地板专卖店,导购小姐依然以“生活家”是“国家免检产品”的名义向记者推销地板。同在汇多利内开设门店的“圣象”地板的导购小姐,也以“圣象”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等为理由,告诉记者,应相信“圣象”的品质。在“宜华”和“圣象”的官方网站上,记者也发现,“国家免检产品”的荣誉称号仍标明在显要位置。
在某卖场外围,名典瓷砖和帝王洁具的户外广告牌上,记者注意到,商家均将“国家免检”作为唯一的荣誉称号,印刷在广告牌的显要位置。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曾经获得过“国家免检”的商家,并未在口头和书面宣传中“取消”自身的“国家免检”地位。只有少数商家在口头促销中,已不再提及“国家免检”,如菲林格尔地板和红苹果家具,但记者却发现,在这些商家的书面宣传册中,“国家免检”标志还赫然在列,菲林格尔的门店陈列架上,还依然陈列着“免检”证书。
↓商家舍不得失去“最后的含金量”
既然国家质检总局废止了“免检”,国家工商总局又禁止广告使用“免检”内容,为何商家还对“免检”荣誉恋恋不舍呢?
业内经营者林先生向记者透露,最初开始评比“国家免检产品”时,一些规模较大、品质卓著的企业,率先拿到了“免检”称号,一时间光环罩身,消费者也认为买“免检”就是买“好东西”。但从2005年起,“免检”称号就有些泛滥,仅建材业的地板类企业,就有百家左右获得“免检”称号,从此,在消费者心目中,买“免检”就成了买个“放心”。虽然含金量只剩下了最后一点,但是在质量、环保等问题突出的建材业,“免检”就等同于告诉消费者“没问题”。众所周知,建材的专业性较强,消费者很难判断建材产品的质量好坏,“免检”等于帮他们解决了如何辨别好坏的困扰,消费者也乐于接受这样一个结论,从而省去许多挑选品牌的麻烦。也因此,商家们才舍不得失去这“最后的含金量”。
↓现在说“免检”涉嫌欺诈
从事建材代理的徐先生向记者透露,现在一些县城里,编造“国家免检”等称号的商家还不少,图的就是能忽悠到那些喜欢认“国字号”的消费者。
在得知“免检”已经废止后,最近刚翻修完旧房的消费者王女士懊悔地说,当初购买某地板的时候就是看中它的“国家免检”称号,虽然在网络上有看到关于它的投诉信息,但是还是坚信“国家免检”的含金量。早知道“免检”已经取消了,就该多看几家再买。
方圆统一律师事务所的王建徽律师认为,在“免检”废止并禁止作为广告宣传内容后,商家依然以“免检”的名义宣传产品,可以定性为“虚假陈述”,这是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以误导消费者来达到商业目的。工商局如有发现这些行为,应予以制止并依法做出处罚,如未发现,而有消费者举报,应进行核实,如情况属实,也应做出相关处理。
福建宽达律师事务所陈雪英律师则认为,根据1996年3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50号《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所以这些建材商家的行为性质属于欺诈消费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记者视线
“后免检”时代,消费者该相信什么
一个企业每一个批次的产品质量都不同,企业可以用一批最好的产品送检,然后将其他批次的产品流入市场,因此,真正对消费者有保障的产品质检,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免检”的废止,正是政策还了消费者一份应得的保护。而基于此的广告中禁止使用“免检”内容的政策,则是还了消费者应有的知情权,进一步保护了消费者。但令人惊讶的是,在采访中,很多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他们还沉浸在对商家头顶“免检”荣誉的相信中。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演和主流媒体的呼吁,“免检”终将在人们心目中成为过去。“免检”成为历史后,在“后免检”时代,消费者又会相信什么?
近日,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协会秘书长张传喜表示:“由食品免检取消推至所有产品免检取消,对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警示。现在我们正在协助国家环保总局推行环保标志。这是我们行业内唯一权威的环保认证。”对此,有业内人士质疑道,取消“免检”,刚解决了质检工作中存在的静态化、滞后性的问题,难道又要推出一张“免死金牌”,让某些企业逃避动态、即时性的质量检测,继续躲在光环下,放松质量控制吗?
环保认证,能否成为“免检”之后,又一张让消费者相信的牌?关于建材质量问题,消费者是该信任商家头顶的光环,还是依靠动态的、即时检测的结果去做出具体的判断?《宜家居》下周将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