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或将展开近年首次大规模的铜采购行动,因国际铜价暴跌40%,提供了补充铜储备的良机。中国在2005年为扭转当时飞涨的铜价而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铜,结果非但无济于事,还令国储铜规模缩水。
或入市购30至70万吨铜
据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称,管理中国铜储备的国家物资储备局对至少一名业内官员表示,近期或将入市购入30万吨铜,相当于这个全球最大铜消费国近一个月的用量。这位与国储局有商业联系的消息人士称,最终购买量甚至可能达到70万吨,这将令国储铜规模增加一半。
国家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周四表示,任何有关补充储备铜的信息均属国家机密,因此不予置评。但分析师认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已从7月最高价位跌去40%,并在10月8日创下5,212美元的31个月低位,很有可能吸引国储局入市。
国储局2005年采取卖空策略导致惨重损失,近有种种迹象显示,国储局或准备重返市场。国储局网站称,在过去两年已对管理队伍和设备进行重组,扩大仓库规模,以配合国家储备战略目标。
官指价位3000美元合适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在去年末和今年初,国储局以低于6,800美元/吨的价格进口7-8万吨铜,其中有3万吨的铜储备在广西局仓库下。结合市场铜价,国储局料有意分两至三个阶段,最终将库存提升至200万吨。
他说,若铜价在5,000美元左右料会引起国储局兴致,但去年有分析师和铜交易员称,该局官员曾暗示3,000美元为合适价位。不过,大多数分析师预计如此低价近期不会出现,因铜制造商只会猛减产量而不是低价甩卖。
根据规定,国储铜库存被要求至少维持在100万吨以上,超过上述水位可进行买卖。截至今年10月9日,中国市场现货铜价格为46,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