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期铜目前仍处于弱势氛围中,市场期待奥运会后的中国需求出现,但奥运会对中国精铜需求影响较小,且会后中国需求增加与否都难以支撑期铜上扬。
目前铜市场较为浓重的利空氛围中,主要由三种因素综合而成。第一种是全球铜供应过剩,导致;第二种是美元走强及原油价格下跌导致的工业品价格整体会落潮;第三种是对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忧虑,令市场人士不看好未来全球铜需求。在这种氛围下,期铜运行的方向只有向下,其中的可变因素是美元及原油价格会出现反复,从而令期铜在下行过程中出现反弹行情。
影响沪铜走势主要因素是LME期铜走势及国内供需环境,LME期铜走势引导沪铜运行方向,国内供需环境则左右沪铜涨跌的幅度。近期LME铜库存连续增加,上海铜库存却出现回落,被市场人士看作中国需求启动的信号,但海关数据显示,上海铜库存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中国铜进口减少,导致现货铜供应暂时出现紧缺,且较低的价格也令部分精铜冶炼商惜售。
中国铜现货市场出现的短暂紧缺并不是因为需求的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数据,中国7月表观铜需求维持低迷,仅较6月份增长2%,2008年初以来的增长率仅为5.8%。且目前中国铜下游加工企业因出口订单减少,导致开工率不足、精铜采购下降。
受奥运会影响而降低的铜需求量并不高。市场人士普遍对奥运会后的中国铜需求充满期待,因为部分工业生产在奥运会期间处于停工状态。中国受奥运会影响的主要省市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铜材作为精铜的直接消费领域,是最主要的参考依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至5月此三省市的铜材加工量之和仅占全国总产量的3.95%,且铜材加工企业并非高污染行业,因此所受影响较小。
即使中国精铜消费在奥运会后有所增加,也不会刺激期铜大幅上扬。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精铜产量继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至7月产量总计为2,150,100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8%;7月精炼铜产量为330,000吨,同比增长14.2%。第二个原因是需求增长推动价格上扬,精铜冶炼商会转惜售为抛售,以回笼资金,铜价因此又会得到抑制。
另外市场人士还对中国放松货币政策刺激低迷需求存在期待,摩根大通称,中国政府领导层正在认真考虑一项总金额至少2,000至4,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并可能于年底前放松货币政策。且不论此项政策会采取与否,就时间来说,距离目前还有4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中国铜需求还将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