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国内主要进口商都在缩减铜进口,其中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同比下降26.5%,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口同比下降82.8%。
海关公布的数据也显示,5月、6月,我国分别进口未锻造的铜(包括铜合金)110966吨、91775吨,这较3月151143吨、4月148059吨的出口数据大幅回调,也远远逊于去年同期的出口量。
珠江铜厂一人士称,该厂已经开始限产以减少损失,“目前开工率不到80%”。易贸资讯提供的一份调研也显示,20家受访的主流冶炼厂中,有两家6月已经共减产2500吨,预计7月还将减产5500吨。
数位受访市场人士表示,国内市场需求的疲软打击了进口积极性,“进口商每进口一吨铜就会面临6000元-7000元的亏损” 。
进出口逆转
海关本周陆续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未锻造的铜(包括铜合金)进口量同比下滑17.9%,至818100吨。其中,5、6月份,25%、17%的环比下滑幅度尤为惊人。
进口大减的同时,出口却在飙升。
海关统计显示,2008年1-6月,我国出口未锻造的铜(包括铜合金)62218吨,同比增长48%,而07年全年该类别出口量仅126568吨,同比减少4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7月16日表示,目前国际铜价高企,这与相对低迷的国内市场形成倒挂,“倒挂持续,以致进口商亏损,进口的下降也在意料之内”。不过,他也认为,如此大幅度的进口下滑其形成原因就需要再考察。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铜进口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是世界期铜价格的风向标,也影响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期铜价格。
7月15日,LME的期铜价格收报819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55821元/吨,若加上各项进口成本,进口铜成本约在68000元左右,而沪铜目前价格仅为62000元人民币。
市场估算,今年上半年进口商们每进口一吨铜大概会亏损5000元人民币,7月初每吨的亏损额上升到8000元,近日亏损额保持在每吨6000元-7000元的水平。
西南期货分析师贾铮说,考虑到进口商们可以利用进口铜获得90天或180天的银行融资,一般而言每吨3000元以内的表面亏损,进口商仍然是盈利的,“超过3000元则是事实亏损”。
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几家主要进口商都已经缩减其进口铜的规模。
其中,五矿有色金属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24486吨,同比减少26.5%;上海京鸿实业进口18176吨,同比减少38.7%;深圳江铜南方总公司进口17217吨,同比减少51%;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口11391吨,同比减少82.8%。
国内需求的疲软也在抑制铜的进口。
贾铮说,国内需求逊于年初预期是导致目前铜进出口逆转的最主要原因。去年,我国铜的供给出现短缺,以致进口量呈现大幅增长。今年初,国内国际市场又都普遍预计中国铜市仍将面临小幅短缺,而上半年现实的情况却是“供给已经略微过剩了”。
国内市场上究竟有多少过剩的铜还很难估算,不过上海期铜价格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的倒挂就在证明过剩的存在。
产量与需求量不均衡的增长也能说明问题。今年1-5月我国生产精铜148.86万吨,同比增长19.1%;而前5月的国内表观需求同比增长略低于4%。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近期发布的报告说,去年全球铜短缺3.7万吨,今年预计将过剩10万吨,09年预计过剩量将达到4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