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有色,败也有色。
2008年,一场次贷危机不仅毁了全球股市的欣欣向荣,更使商品牛市中途夭折。此前商品牛市中很是耀眼的工业金属,自然是直落云霄,标普GSCI工业金属指数年跌幅高达48.48%,与同期下跌49.48%的能源并列商品两大重挫板块。
不过,踏入2009年,在各国政府加大救市力度,前期股市稍有反弹的前提下,市场对于经济回暖的预期大大加强,而工业金属自然也受惠出现大幅反弹。3月迄今,标普GSCI工业金属指数上涨6.92%,为一众商品板块中表现最佳者。
铜领衔工业金属反弹
以3月迄今涨幅来看,在铜、铝、锌、镍、铅这五大工业金属大类中,铜其实算不上最出色的。毕竟3月迄今铜仅上涨了10.9%,而铅的涨幅却达到23.9%。不过,这并不妨碍铜对于本轮工业金属反弹的领涨作用。
一方面,铜从来就是整个工业金属板块最重要亦是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以GSCI商品指数为例,铜和铝是工业金属板块的两大权重金属,分别为2.86%和2.31%,而锌、镍、铅则分别为0.59%、0.59%和0.43%。另一方面,虽然铅3月表现不俗,但是走势颇多徘徊,在1月上12.16%之后2月出现了6.65%的下跌,而不似铜价的反弹很是坚决,1月上涨2.77%,2月上涨9.32%,本月截至3月16日继续上涨10.9%。
超跌、需求双重推动反弹
自2005年4月7日见顶之后,工业金属进入了持续两年多的盘整行情,并伴随次贷危机加剧而于2008年9月突破盘整区间下轨,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腰斩行情”。不过数月,标普GSCI工业金属指数便从400点左右腰斩至最低188.79点,并于2008年12月见底后开始了盘整寻底行情。短时期的快速重挫,使得工业金属在技术面上有着超跌反弹的需求。
而市场对于基本面回暖的憧憬,则成为反弹的催化剂——尤其是作为重要工业金属消费国中国的积极财政,更是为市场所关注。2月,中国进口铜及合金28.346万吨,环比上升55%,这无疑是印证市场憧憬的重要数据。与此同时,一直被视为铜需求间接反映的LME铜库存亦于2月25日见顶54.84万吨后开始了快速下降,至3月16日为49.485万吨,降幅达9.77%。相比铜价的反弹,3月迄今微涨0.62%,今年迄今仍下跌13.85%的铝价无疑很是疲软——当然,这与LME铝库存的直线上升倒是一脉相承的。
根据Bloomberg统计,全球13家主要大行对铜价2009年年中的目标价为3300美元/吨,而对应的远期合约现价为3827美元/吨,现货价格较预测目标价已有15.97%的溢价;而大行对铝价2009年年中的目标价为1550美元/吨,目前对应的远期合约为1353美元/吨,较目标价仍有14.56%的潜在升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