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公司以195亿美元注资力拓,将其在力拓集团的股份提高到18%。这不仅可以增强中铝及其它企业在国际金属资源市场上的话语权,还有利于改善中国金属资源战略储备不足的现状,为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经验。
中国铝业公司2月12日发布公告称,力拓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同意中国铝业公司向其注入195亿美元资金。如果此项交易达成,中国铝业公司最终将持有力拓集团18%的股份。
中铝公司将以总计195亿美元的现金入股力拓集团并与力拓集团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中123亿美元用于与力拓集团组建铁、铜、铝资产层面的合资企业;72亿美元认购发行的次级可转换债券,两部分可转债的转股价格分别为45美元和60美元。该债券转股后,将使中铝公司持有力拓集团总股份比例由目前的9.3%上升到18%(其中英国力拓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由目前的12%上升至19%,持有澳大利亚力拓矿业有限公司14.9%股权)。
中铝进一步提高其在力拓的股份,不仅可以增强其在国际金属资源市场上的话语权,还有利于改善中国金属资源战略储备不足的现状。通过此次战略合作,中铝公司将有权提名2位新非执行董事(其中1位为独立董事)进入目前力拓集团15人的董事会以参与力拓集团的管理。中铝在国际铜、铝、铁等资源市场上的话语权将得到较大提高。这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趁金融危机对优质而廉价的资产的一次“抄底”行为。自2008年下半年国际资源价格大幅下跌至2009年初仍在低价徘徊,正是中国改善资源储备的好时机。
中国铝业与力拓集团建立的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双方创造了在新兴经济体建立合资公司和开发项目的机会,可将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的互补技术结合起来,譬如中铝公司在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能力和力拓集团在管理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导力。
中铝注资力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与国外矿产商谈判的砝码。因为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大多数民营氧化铝企业的铝矿几乎100%需要进口,铜冶炼企业对铜矿进口的依赖度也达到了70%。为此每年中国冶炼企业在同国外矿产商谈判时都要受到挤压。因此加大对境外资源的控制力度也成了当务之急。
中铝增持力拓也为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先例。中国企业应该抓住全球金融风暴之后的有利时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既要提高自身的资源储备,又要在国际市场争取一席之地。在2006至07年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上扬时期,中国企业为自身资源短缺付出较大代价,目前国际商品价格于较低价位,正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较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