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分类: 按所用挤压设备的型式和安装方法,热挤压模具可分为: 1)热模锻压力机或偏心压力机上用热挤压模。 2)磨擦压力机上用热挤压模(见图1)。 3)液压机上用热挤压模(见图2)。 按冷却方法分: 1)无冷却装置的挤压模具(图3)。 2)有冷却装置的挤压模具(图4)。 按顶出结构的传动方式挤压模具可分为: 1)机械顶出结构的挤压模具。 2)气动顶出结构的挤压模具(图3)。 (二)凸凹模设计 1.正挤压凸模: 结构见图5,其中长度l挤压工作行程、卸料板厚度以及凹模引导部分长度有关,不宜过大,上平面要大些由锥角过渡γ=10°~15°,芯棒常做成一定斜度,其值可取10ˊ~3°甚至到5°,芯棒与凸模部分长度lˊ应大于空心毛坯的深度。 2.反挤压凸模: 结构见图2,要求: A.带有斜度的凸模(图6a)当需要挤出带斜度的内孔,凸模可不用工作带。 B.百叶窗较宽工作带的凸模(图6b)如果需要挤出不带锥度的内孔,凸模需采用工作带,但为了减少凸模的磨损,凸模的工作带要加宽些。为了减少金属向上流动时的磨擦阻力,应将凸模设计为:见公式1。 C.带有锥顶的凸模(图6c)当挤压深孔或挤压件需要冲孔时,为使反挤凸模稳定,有利于中心定位,不使凸模折断,应设计带有锥顶的凸模。其斜角为7°~13°,采用此角度,亦能减小冲孔连皮的厚度。 D.带平底的凸模(图6d)当反挤压零件内孔底有时由于结构要求,需要挤成直角(平底),平底凸模较斜底凸模挤压力增加10%至20%。 凸模紧固方式: (1)用凸肩固定在凸模座中的可换凸模(图7)。 (2)带锥形上部的可换凸模,用凸模座固定在压力机滑决上(图8)。 (3)当凸模截面面积较大时,用螺钉固定到凸模座上。 (4)当挤压空心件用的组合凸模(图9中的凸模3及芯棒4),需采用如图5的紧固结构 3.正挤压凹模,结构见图10、图11。 4.反挤压凹模,结构见图12。 5.按高度组合的反挤压凹模参见图13、图14。公式2。 依毛坯高度、引导部分长度、圆角半径定,外锥γ=5°~10°。 6.按高度组合的正挤压凹模参见图15、图16,模膛深度依毛坯高度、入口圆角半径(通常r=3mm)和引导部分的长度(取8~10mm)来定,模膛内斜度取10ˊ~20ˊ若挤压件留在凹模内,可不做出斜度,其它尺寸同正挤压凹模,凸凹模配合间隙见表1,热挤压钢质零件时,其间隙值取0.1~0.8mm。 7.套装镶块组合凹模,参见图17。 8.手动分开的组合凹模,参见图18,其中斜度取6°~12°,要保证锥面接触精度,锥套内侧还可做出环槽。 9.机动分开的组合凹模,参见图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