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海期铝低开下探,随后有所回升,盘终走软。其中主力1102合约开盘16680元/吨,最高16945元/吨,最低15940元/吨,收盘16490元/吨,下跌190元或1.14%。爱尔兰问题导致欧债形势忧虑,诱发美元反弹,而中国市场对中国紧缩预期强化,但随后市场忧虑减轻。另外,国家再度抛储利空仍存,不过成本面存在有力支撑,且经历了暴跌之后,短线存在技术性反弹需求,不过上方均线压力较大,预计短期将呈震荡行情。
近期爱尔兰债务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但对市场的影响将显著小于希腊。主要原因是希腊当时被当成讨价还价的筹码,各国都在最后一刻前不愿妥协,所以局势不断恶化。但希腊危机之后求助模式已经形成,爱尔兰债务危机缓解的可能性很大,违约的可能性很小。
国内方面,商品价格高涨引发政策调控忧虑。根据国务院工作会议的要点,近期出台的政策以补贴低保家庭和价格干预为主。目前市场由心理因素驱动,特点是非常不稳定。前期投资者普遍担忧更多紧缩政策推出,情绪快速转向悲观。但历史上看,往往是没有推出的政策是最可怕的,政策推出之后的影响反而小于预期。
世界最大的铝生产商俄国联合铝业公司总裁表示,因亚洲需求强劲,预计四季度公司的铝销售价将大幅上涨。今后3-4年内,亚洲国家铝的消费量将涨至2,000-2,200万吨。同时,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将刺激需求的上涨。
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物资储备局再次拟于11月23—24日以公开竞价方式销售11.7万吨国家储备铝锭。此次竞拍的铝锭共16批次,储存在山西、辽宁、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山西、天津9处。很明显,国储抛铝证明了在局部地区存在供求紧张的局面,特别是存在因大型铝生产省份河南、贵州和广西节能减排使电解铝供应减少的情况。
从下游重点消费领域来看,十二五期间国内金属需求增长不会差于2010年。未来5年将是中国电网投资建设的高峰时期,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投资计划,2011年至2015年该领域预计投资2万亿元。其次,尽管房地产行业接连遭遇政策调控,但其在金属消费方面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十二五期间中国住房建设总量仍然比较大,估计每年商品房建设大概在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500万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