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描述 本周伦铜下跌1.2%,最高8966,最低8550,收于8571美元;伦铝下跌2.86%,最高2500,最低2374,收于2380美元。LME铜的库存减少至362775吨,铝的库存则增加至4252550吨,美元收于78.15。 本周沪铜1102合约一波三折,最高70150,最低65640,收于65640,总体下跌2.6%;沪铝1102合约大幅下跌3.11%,最高17400,最低16380,收于16690。上海现货周五铜报价66000,铝报价16400。上期所铜库存增加8572吨,至115423吨,铝库存减少7391吨,至485420吨。 二、行情分析 (一)短期内QE2导致的通货膨胀仍将利多市场 美联储QE2公布之后,市场上关于热线流入的消息便不断增加。专业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上周末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日的当周,环球股票基金累计吸引到3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其中,新兴市场基金吸引到的资金占比逾85%,也就是说,有超过30亿美元的资金都被新兴市场资产所吸引。其中,中国股票基金实现6.26亿美元资金净流入;巴西吸引5亿美元资金;投资者还将3.22亿美元投入了韩国股票基金,并将2.27亿美元资金投向俄罗斯。这部分资金不但流入股市,商品市场更是其青睐对象。特别是铜铝等产品,由于相对外盘略低,更有被冲击补涨的需求。 (二)爱尔兰面临希腊式救助 QE2已经被炒作多时,在靴子落之后,市场的焦点重新关注欧洲。爱尔兰等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问题再度引发市场忧虑.世界权威经济数据机构之一的美国金融服务公司在本周一公布数据,爱尔兰国家信用违约掉期(CDS)指数飙升至606基点,突破600大关。这无疑给目前爱尔兰的主权债务情况雪上加霜,进一步加深了投资者对其担忧。由于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债务问题的担忧加剧,许多投资者解除了大量作多欧元的头寸,美元因此大 幅上涨。 (三)国内政策关注通胀压力 央行周三晚宣布,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周四上午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4.4% 创25个月新高。高企的CPI已经达到警戒线,政府终于有所行动,为了避免对实体经济造成伤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这种通货膨胀的压力,并可能继续进行,周五金融市场的全线下跌可见一斑。在此次事件中,有一个重要的导火索,就是周五的一份高盛报告,“近期中国央行连续性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引发加息预期,建议客户卖出手上获利的全部中国股票。”屡屡的空头大战皆出自高盛的手笔,此次是否仍会故伎重演,目前尚无定论,但投资者却应该有所警觉。 (四)9月美国铜进口量降低,铝增加 美国商务部周三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9月阴极铜进口较上月的32,585,163千克减少10.3%,至29,214,879千克,且较去年同期的50,478,311千克下滑42.1%。同时美国9月未锻造、非合金铝进口较上月的102,760,820千克增加14%,至117,186,178千克,但较去年同期的142,372,571千克下滑17.7%。 (五)10月国内铜铝产量保持高位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铜产量为400,000吨,较上年同期减少0.2%,且较9月下滑1.2%。主要是由于国内国庆长假因素导致。目前由于伦沪铜价比值较低,进口不利,导致了近两个月国内精铜进口较低,而产量较高,同时由于铜矿石精炼费不断提高,国内铜生产企业更愿意进口铜矿石到国内加工成精铜。同期电解铝产量120.8万吨,同比减少5.4%,环比增加3.07%,限电减排的功效有所减弱。 (六)10月铜进口量再次降低 中国海关总署周三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10月共计进口273,511吨铜、铜合金和铜材,较上个月的368,410吨减少26%,相比去年同期的263,109吨,铜进口增加4%。这与目前沪伦比值居高不下有直接关系,高涨的伦铜价格减少了国内企业的进口量,反而在铜精炼费高涨之际,更愿意进口铜矿石转而国内加工。这就使得后期中国铜需求因素暂时趋缓,从而导致伦沪比值有所回归。 (七)10月汽车产销量基本良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国汽车产销总体稳定,环比略有下降,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共生产汽车154.10万辆,环比下降3.26%,同比增长22.50%;销售153.86万辆,环比下降1.16%,同比增长25.47%。1-10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462.38万辆和1467.70万辆,分别比上年全年高83.28万辆和103.22万辆。同时中汽协表示目前我国国内汽车库存处于正常状态。虽然环比产销量有所减少,但总体而言,延续了9月份的汽车火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火爆可能只是暂时性的,只不过是商家在“金九银十”其间的一个促销手段。这可能将导致接下来的几个月汽车销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原铝的需求量。 三、操作建议 沪铜周四触及7万,如果加入人民币升值因素,这一数值实际已经超过2006年的历史最高为8.1万,同时外盘LME铜也是创下了历史新高,接近9000美元。不过这并非是经济繁荣所致,相反用货币堆积出来的商品价格正面临着另外一场危机——通货膨胀。周五的大幅下跌看起来是国内政策性的抑制,但却又离不开“屡屡空头肇事者”的高盛。在炒作过QE2的利好之后,市场可能会将目光转移至欧洲方面。虽然就此说金融市场将进入空头时期为时尚早,但却也不能完全忽略这种可能。对于期铜来说,国外现货市场供应紧俏,LME现铜已有对期铜贴水,转为升水。同时国内现货商对明年铜进口的到岸升水价格,也有今年的80-90美元,提高至110-120美元。使得在需求良好的前提下,沪铜很难走势大幅单边下跌的却是,建议投资者暂时观望,关注64000的支撑位。 国内沪铝前期涨幅较小,导致周五跌幅也相对最小。近期点解铝原材料成本上涨明显,其中本周三中铝刚刚上调了氧化铝价格150元/吨,同时相关辅料价格也有明显上涨,且电费有很强的上涨预期,导致了沪铝存在很强的成本支撑。目前市场是面临方向选择,如果空头未大幅来临,则沪铝可能会再次达到17000左右,但在此之前,建议投资者应以观望为主,无谓博弈与高风险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