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于6月初的金属市场上升行情在步入传统消费小高峰之际出现了剧烈的动荡行情,在本轮上升行情结构上的完整使得这种动荡充满着中继型的调整性质。随着9月秋季的到来,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的持续下降表明金属市场的供需通过价格的运行得以表现。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周三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全球2010年1-7月铜市供应短为70,000吨,而去年同期铜市为供应过350,000吨,显然表明金属市场的供应紧张状况的出现。而近期出现的一些列传闻不断打击着市场,令价格承受压力。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近期中国通胀数据的高企使市场对于加息预期的气氛越来越强烈,也令市场沉浸在阴霾当中,短期呈现弱势运行。
金融危机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使得中国的经济复苏状况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整个世界经济复苏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市场担忧中国8月份的经济数据可能由此引发的政府对于货币政策可能出现的变化,从而改变目前的流动性结构,使得建立在流动性充裕基础上的金属价格的上升面临不确定因素。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3.5%,涨幅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创出22个月来新高。同时,CPI远远也超出了一年期定存利率的2.25%,市场对于中国正处于负利率阶段加剧了通胀预期并引发对于中国政府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加息的猜测愈演愈烈,金属市场也就难以避免的在这样的氛围中遭受打击。 通胀数据的公布表现出明显的畏惧心理,导致投资者脆弱的神经再一次被触动,种种不实的传闻一次次对市场进行刺激,令价格动荡剧烈。然而,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担忧出现通缩而不断释放流动性以挽救经济的颓势之时,中国单方面采取政策转向而回收流动性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尤其是在美国方面再度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攻击的情况下,潜在的升值使得政策的取向变得困难。就金属市场自身看,前期的推动结构奠定了市场上升趋势的基础,在经过充分调整之后,市场将可能再度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