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铜24日有所走高,盘中交投较为活跃,消费淡季的需求下降预期也显示铜价很难走出大幅上涨行情,宽幅振荡可能成为后期铜市运行的主基调。
上海期货交易所(SHE)期铜主力1009合约在24日以53,130元/吨开盘,收至53,520元/吨,上涨570元/吨;现货1007合约收于53,800元/吨,上涨550元/吨。国际铜研究小组发布一季度基本面报告称,依据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的初步数据,一季度精炼铜市场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因3月份的精铜供应缺口大约为11万吨,基本抵消了2010年1月和2月份的供应过剩。ICSG表示,3月份精炼铜的主要消费国的消费量大幅上涨导致了其供应缺口的出现。同时,世界精炼铜的供应和消费经过季调后,其在2010年3月份的供应缺口大概在7万吨,2010年一季度供应过剩10万吨。高盛在(GS)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减速引发的原材料需求忧虑有些过度,这正为一些受到供应制约的商品创造了买入机会。高盛具体指出,近期有关中国房产泡沫的报道暗示各地建筑业的繁荣景象,北京和上海房价虽下降,但内陆城市和郊区正在成为建筑业原材料需求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基础设施方面,尽管项目审批数可能从09年激励措施出台后的高潮期开始放缓,但现有项目2010年至2011年正处于原材料密集使用阶段。因此,高盛表示,即便中国铜消耗增长从09年的26%大幅降至6%,依然凸显全球市场的吃紧和价格涨势。
另据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称,其在贵溪市铜矿和冶炼厂的生产,未受江西省近期洪水影响。该公司发言人还表示,江西铜业将维持其2010年产量目标90万吨精炼铜,高于去年同期的80.2万吨。他称,洪水导致公路交通中断,令该公司的产品和原材料运输轻微受阻两天,但现已恢复正常。
分析师认为,中国取消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的出口退税,这将导致市场对基本金属需求减弱,打压价格回调。同时,消费淡季的需求下降预期也显示铜价很难走出大幅上涨行情,宽幅振荡可能成为后期铜市运行的主基调。
国内期铝24日下午呈现震荡走势,多空力量较为均衡。期铝成交量减弱,持仓量增加。
上海期铝6月24日1009合约以14,840元/吨开盘,收至14,885元/吨,上涨95元/吨;现货1007合约收于14,700吨,上涨115元/吨。
LME三个月期铝,6月23日收报1,942.0美元/吨,下跌10.0美元/吨,盘中最高价1,950.2美元/吨。LME铝库存6月23日增加6,325吨,至4,463,675吨。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遵义80万吨氧化铝项目日前正式投产。该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80万吨氧化铝、配套170万吨铝土矿,总投资47.8亿元,是贵州省和中铝公司“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核准,项目于2008年2月开工建设,采用国内外领先的管道化溶出工艺技术和DCS、PLC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自动化水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铝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日本铝业协会发布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铝需求预计将达7,400万吨,是2009年数字的两倍多,预计2020年中国铝需求为4,360万吨,为09年的三倍。此外,2020年全球铝产能预计将较2010年预测值增长约50%左右,由于许多旧的生产设备关闭,供应量将下滑逾1,000万吨。预计2020年日本铝需求为240万吨,与2007年最高纪录持平。由于日本十分依赖进口锭,因此该国需收购更多海外铝项目权益并增加再利用活动。
分析师认为:受铜价上涨影响,期铝继续展开反弹行情,LME铝库存23日大幅增加抑制铝价涨幅,预计期铝反弹高度有限。
国内期锌24日下午维持震荡走势,空头减仓明显。沪锌成交量减弱,持仓量减少。上海期锌主力合约1009在6月24日以15,170元/吨开盘, 收至15,345元/吨,上涨410元/吨;现货1007合约收于15,150元/吨,上涨350元/吨。
LME三个月期锌,6月23日收报1,793.0美元/吨,上涨7.8美元/吨,盘中最高价1,795.0美元/吨。LME锌库存6月22日减少25吨至617,900吨。
上证综指24日下跌0.12%。
分析师认为:锌价24日表现抢眼,领涨国内基本金属,空头减仓成为主要推动力量。部分镀锌钢材出口退税取消将令市场对锌需求减弱,这将导致锌价在中长期依然以下跌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