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期铜28日价格有所上涨,盘中交投较为活跃,在市场情绪稳定的基础下,多头重拾信心,预计短线铜价将对前期跌势展开反弹修正。主力1009合约以55,820元/吨开盘,收至55,800元/吨,上涨1,010元/吨;现货1006合约收于55,650元/吨,上涨710元/吨。
盘面上,随着近期市场逐步消化欧元债务危机的利空影响,在没有新的动态变化前,基本金属走势料将回归自身基本面影响。由于铜库存持续回落,在市场情绪稳定的基础下,多头重拾信心。因此,预计短线铜价将对前期跌势展开反弹修正。
标准银行5月27日发布基金属日报称,股市走强且美元疲软促进了基金属的反弹。随着本周(24日当周)前几日内市场恐慌情绪的衰减,全球经济再获上升动力。然而,基金属相对较低的成交额表明人们对市场依然缺乏信心。欧元区主权债问题对市场情绪持续进行打压,然而就目前来看,这些担忧的影响已处于次要地位。中国允诺将会在欧洲长期投资,这有助于稳定欧元和推动股市,同时抵消了先前截然相反的报道和暗示所引发的影响,因先前传闻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将减少在欧元区的投资。
全球铜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受消费的季节性影响,历史上铜价走势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规律。上半年4至6月份生产企业备货高峰过去之后,铜价通常会经历一个月左右的回落,回落的幅度相对较小。而下半年秋季消费高峰过去之后,铜价通常会经历两个月左右的低迷期,下跌的幅度相对较大。
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带动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阶段,国内铜消费增速加快,铜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铜价走势在注入“中国需求”因素之后,季节性特征更为明显。每年春节前后,在中国上半年进口高峰来临之前,国际投机资金常常推高铜价,铜价会经历一轮幅度可观的上涨;5月份前后,中国上半年进口高峰结束,铜价通常会有一个正常回调的过程;随后的夏季铜价表现往往会比较清淡,但是如果市场供应偏紧,这一阶段铜价将稳步上行;在秋季消费高峰结束之后,铜价一般都会走弱,下跌的幅度一般比5月份要大。
基于历史上铜价走势的季节性特征,可以认为2010年4月中旬以来的下跌是中国上半年进口高峰过去之后的正常回调。从技术上看,沪铜回调到52,000元/吨附近得到了支撑,而该价位也是2006年之后铜价冬季下跌的有效支撑位,2008年例外。目前沪铜在51,400-63,600元/吨的区间内运行,中期高位宽幅振荡走势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