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5月4日早盘低开后有所下滑,盘中交投较为活跃,主力合约缩量减仓。沪铜主力1008合约早盘以58,11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58,180元/吨,下跌530元/吨;现货1005合约尾市报收于58,000元/吨,下跌400元/吨。
盘面上看,短期内中国楼市调控措施及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确定性将令商品市场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沪铜短期或将继续维持低位弱势整理格局。
自于2008年信贷紧缩时期一度崩盘后,迄今铜价已上涨了近两倍。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指标都有所改善,铜价维持在近两年来的高位。一些人士表示,与实物铜交易相比,期铜价格上涨过快,未来可能跌破3美元/磅,这主要是由于夏季制造业活动预计将趋弱以及中国正在加大力度为经济降温。
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投资者怀疑全球制造业的复苏力度,期铜价格已经较4月5日触及的21个月高点回落了10%。在经济衰退期间,许多公司都削减了产量及库存。而鉴于对需求增长的预期,现在这些公司正在“重建库存”,但是随着经济增长可能遇阻,出现新增需求的速度仍是个未知数。
另外,澳洲联邦银行(CBA)发布商品报告也指出,铜价短期可能继续触底调整,但2011年至2013年间有望大幅上涨,因为全球市场将出现供应缺口。预计2011年和2012年铜价分别涨至8,013美元/吨和8,813美元/吨,但2013年将大幅回落至6,438美元/吨。目前全球库存总量庞大,一旦宏观经济指标不佳,铜价较易进一步下行。CBA预测,中国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将推动2010年至2013年四年需求分别增长1.9%、5.8%、4.5%和4.1%,但与中国09年的非官方库存补充活动相比,2010年该国的铜表观消费量实际将减少。2015年供应将稳步增加,但鉴于多数新矿属于中小型规模,起初仍无法满足需求。报告称,商品价格06年至08年大涨之后的经验之一是,商品市场条件的趋紧将对商品价格带来杠杆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