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铝4月28日早盘跳空低开后呈现震荡走势,多头平仓较为明显,主力合约成交量放大,持仓量减少。沪铝主力1007合约早盘以15,74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16,080元/吨,较4月27日结算价下跌385元/吨;现货1005合约尾市报收于15,820吨,较4月27日结算价下跌300元/吨。
盘面上看,短期希腊债务危机再度增加了市场的忧虑情绪,美元大幅走强,市场规避情绪再度升温,从而对短线铝价构成重压。加之受到基本面过剩压力限制,预计短期铝价调整之势还将延续。
消息面上,日本铝铝业协会27日公布的行业数据的显示,日本3月铝制品发货量较2009年同期增长50.3%,至186,714吨。数据并显示,3月发货量较2月增长13.7%。
同时,美国铝协(AA)统计显示,3月份美国铝材新订单指数上涨10.6%。其中轧制材(含罐料、铝箔)订单指数上升7.6%;挤压材订单指数则下降33.2%;拉拔坯料、电线电缆、锻件等其它铝材的订单指数上涨了3.1%。与2009年3月相比,2010年3月份美国铝材订单指数上升了14.4%。国内生产商今年一季度的订单指数同比上升了9.4%。
另外,美国铝协与加拿大铝协联合统计,3月份北美(美国及加拿大)原铝年率产量为4,740,832吨,2月为4,725,355吨,环比增长15,477吨,或0.3%。2009年同期年率产量为4,879,414吨,同比下降7.3%。2010年一季度年率产量为1,163,705吨,同比下降7.3%。
但从后期来看,有分析表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所以铝的消费峰值已经到达顶点,今后的消费量将成缓慢递减趋势,从2008年的14.7千克/人下降至10.1千克/人。根据历史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铝消费总量为3848万吨,其中,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铝消费量分别为1402万吨、2058万吨和389万吨,占全球比例分别为36.4%、53.5%和10.1%。未来,全球铝需求在逐渐增加,但增速逐渐变小,发达国家铝需求将趋于稳定并呈缓慢下降趋势,2035年将下降到1000万吨,占全球的化的比例为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