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材信息网  
站内检索
检索类型:
关 键 词:
 
   
  首页>> 市场行情>> 分析预测>> 正文
今年前5月LME基本金属走势分析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更新时间:2007-5-29 10:35:49,阅读:
  4月底到现在,有色金属市场波动剧烈,特别是在铜、锌,波动幅度更达到20%,反观铅、锡及其他稀有金属,在这一波动中,反而波澜不惊,不但不随铜、锌大幅起舞,而且走势相当的稳健,特别是铅,在上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创出了历史新高,令投资者再一次侧目。而锡的表现非常出色,继续在高位保持强势整理的态势。而其他稀有金属也仍然保持在历史高位附近,强势仍然明显。铜———强劲反弹 
       今年的前5个月铜价走出一轮大级别的反弹行情,LME期铜2月份从5300美元/吨开始起步,到5月初一度上冲至8300美元/吨,涨幅超过了50%。今年上半年铜价的上涨主要还是受中国需求的影响,中国进口量的大幅增长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而库存的下滑、美元的贬值和欧洲消费的强劲则为铜价的上涨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同时美国经济的企稳也对铜价产生了支撑。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带动了中国铜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据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中国的精铜进口量达到了近67万吨的水平,而去年同期的进口量却只有27.7万吨,3月份的进口量更是创出了20万吨的历史新高。中国铜进口的报复性反弹主要是受中国旺盛的消费需求所致,同时由于去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清库行为,国内补充库存也是造成进口铜攀升的一大原因。         
  库存的下滑也是推动铜价上扬的动力。今年2月份LME的铜库存达到了21万吨的水平后,便开始扭转了其近8个月的持续上涨态势,库存快速下滑,目前已经下滑到13万吨的水平,库存的下滑显示目前全球的消费状况持续升温,特别是中国和欧洲是铜库存的主要流向地,消费的旺盛导致了库存的下滑。但LME不同的是,上海期交所的库存今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国进口铜的大量增加和国内产量的大幅增长是造成上海期交所库存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期铜价暴跌的一大诱因。随着6月份消费旺季的逐渐结束,全球库存下滑的趋势将会开始逐步改变,特别是中国铜库存的增加将再所难免,库存的压力仍然很大。 
       综上所述,受全球消费的旺盛增长,特别是中国进口的大量增加推动了铜价的强劲上涨,虽然目前铜价出现了暴跌,但由于全球的消费依然旺盛,铜价大幅下跌的动力并不充足,预期下半年铜价将维持振荡下行的走势。铝———振荡上移 
  今年前5个月基本金属价格纷纷展开一轮较大级别的上涨行情,惟独铝价的表现却令人十分失望,价格不温不火。虽然目前全球的消费状况令人乐观,但由于全球供应方面的压力依然较大,因而铝价的上扬面临供应方面的沉重压力,铝价上涨举步维艰。         
  由于目前铝价保持高位,而氧化铝的价格较去年同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电力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和国内需求的强劲表现,使得电解铝生产厂家产能扩张的意愿十分强烈。         
  4月份和5月份国内新投产的产能将会达到80万吨左右,这意味着近期国内的供应将会进一步增加,同时,今年上半年欧洲和北美的产量也在增加,闲置产能的启动对产量增长的贡献十分明显,并可能会继续增加。而中东地区的原铝产量也在快速增长,并可能成为后期全球铝生产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原铝产量同比增长93.4万吨至902万吨,供应增长是目前压制铝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库存变化来看,今年以来LME铝库存增加了13万吨,目前维持在83万吨左右,暂时保持平稳。LME在欧洲的库存持续流出,但是亚洲和北美的库存有所增加,库存仍然集中在亚洲的仓库,但受中国出口减少的影响,亚洲的库存今年变化不大。而国内方面现货供求偏紧,库存呈不断的下滑态势并低于正常水平,上海期交所库存已下滑至29284吨,创下了近5个月来的最低库存。市场流通货源较少,而下游的消费买兴保持平稳,因而现货市场相对略有紧张的供求局面对价格形成较强的支撑。         
  今年国内的消费形势持续升温,表观消费增长强劲。据海关的数据表明1~4月总计出口铝19.225万吨,同比减少52.9%,除关税的原因外,国内旺盛的消费状况是造成原铝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由于铝材的出口可以享受到丰厚的出口退税,因而中国原铝的出口大多通过铝的深加工来实现。今年前 4月铝材的出口增幅达到了95.9%,可见铝材出口的快速增长是缓解国内原铝供应压力的主要力量。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消费的旺盛,铝价仍将维持高位运行,但需注意的是,随着消费旺季的结束和新建产能的投产,全球的铝供求平衡可能会偏向于过剩,这将对价格产生向下修正的压力。而国内方面,国家可能会在下半年再降低铝材出口退税率,这将对国内铝材出口产生不利影响,现货供应方面的压力将会变得异常沉重,市场不能过于乐观。铅———历史新高         
  从LME铅的库存的走势图来看,近一年来,铅的库存量一直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而目前基本处于历史的库存低点,总体预计,近期的库存量仍将处于下降的态势,在库存得不到有效的支撑的情况下,铅仍将有创新高的能量与动力。         
  尽管铜、锌等金属进行了大幅度的回落,但没有改变库存的继续减少的局面,截止上周末,铅库存已经下降到了48400吨的低水平。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铅周五受供应疑虑支撑收于纪录新高。LME三个月期铅收于纪录新高每吨2220美元,涨5.2%。国际铅锌研究小组 (InternationalLeadandZincStudyGroup)的数据显示,1~3月全球供应缺口为38000吨。该数据提振期铅上涨。另外,交易商称澳洲Esperance港的铅出口可能进一步推迟,因需要进行更多的土壤检验。由于有鸟类死亡,3月时该港口曾暂停出口,导致9000吨用于出口的铅积压在该港口。这些鸟类的死亡可能是由铅污染导致的。也间接导致了铅创出高位。         
  近段时间以来LME期铅库存一路增加,尽管增加幅度不大,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多头的人气,特别是在铜锌的大幅下跌的推波助澜下, LME铅一度跌破2000美元/吨的大关,但随着投机买盘再次介入,大盘很快企稳,伦敦期铅在上周五更是受供应疑虑支撑,收于纪录新高,每吨2220美元,涨5.2%。         
  而在上海的铅现货市场上,尽管结束了前期的猛涨态势,价格也出现持续一定程度的下调,但总体仍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因为铜、锌出现的大幅度回调,更多的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采购有限。随着周末LME铅价的大幅上行,对现货的消费应有较强的带动,预计现货在铜、锌价大幅反弹行情中将会带动铅市的新一轮走高。锌———宽幅振荡         
  今年以来锌价从走势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月份的下跌修正阶段,锌价延续去年底以来的下跌走势,价格从4300美元/吨的高位快速下跌。由于受去年下半年LME锌价大幅上涨,国内外锌价比值偏低,国内锌出口量增加,LME的库存增长过快,国际市场锌供求紧张转为供应过剩,锌价的回归也就在意料之中了。第二阶段是从2月份至今,锌价在经过了一轮大幅下跌之后,中国的出口萎缩,价格受到支撑企稳,随后在铜价的带动下逐步反弹。         
  目前影响全球锌市场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中国因素了,与铜铝一样,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锌生产国和消费国,因而中国的供求状况对全球的供求平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锌精矿供应的增加,锌冶炼产能扩张的瓶颈被打破,全球的锌供应开始大幅增加,其主要增长源就来自中国。根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的数据显示,2007年1~3月全球精炼锌产量超过需求8.4万吨。但西方国家的锌供应却存在着17.3万吨的缺口,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等国家的锌供应大幅增长。今年前4个月中国的精锌产量达到了116万吨,同比增长了22.6%,供应的增加导致现货市场供过于求,出口量出现了暴发式的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34.4%,中国出口的突然增加令国际市场措手不及,因而价格在今年初大幅下跌。同时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供应增长也比较有力,部分缓解了去年以来的供应缺口。         
  需求方面仍然令人极为乐观,因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欧洲对锌的需求增长十分强劲,今年全球的供求可能继续紧张,预计将会出现10万吨左右的供应缺口。由于中国镀锌板产量的强劲增长,导致中国的需求迅猛增长,而中国精锌的出口在经过了今年初的集中出口后也开始萎缩,4月份中国已经成为了锌的净进口国,虽然下半年中国的锌出口可能还会增加,但整体上今年出口量不会很大。         
  从LME库存变化上看,锌的库存持续下滑,主要流向欧洲地区。目前LME库存已不足8万吨的水平,处于1990年以来的最低位,锌库存的减少将对锌价继续产生支撑。国内方面的库存近期增长较快,因净出口的减少和国内产量的增长所致,并对国内的价格产生了压力。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供应增长过快,锌价的上涨遭遇沉重阻力,但受中国需求快速增长和出口减少的影响,全球的锌供求仍将保持适度偏紧,价格短期下跌不改长牛走势。锡———稳步走高         
  从LME锡的库存的走势图来看,近一年来,锡的库存量也是一直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而目前也是基本处于历史库存的低点,我们预计近期的库存量仍将稳步下降,而目前全球对锡的消费仍是有增无减,总体上我们对锡的后市仍旧看好,随着技术上的整理完成,锡还是会稳步走高。         
  由于5月下旬后印尼地区锡出口恢复正常,使锡供应明显放缓,14000美元/吨成为其上行的阻力,上周LME期锡基本在14000美元/ 吨下方位置窄幅震荡,明显的整理形态,并且交投也相当的清淡。铜、锌等金属在“五一”后进行了大幅度的的回落,但没有改变库存的继续减少的局面,截止上周末,锡库存也已经下降到了8420吨的低水平。而在上周五,LME3个月期锡收报1.39万美元/吨,涨100美元/吨。我们预计后市上冲动力仍然存在。         
  反观上海锡的现货市场,上周的行情同样受外盘走软影响,虽然有一定的下跌,但是幅度不大,仍然徘徊从周初的11万元附近,跌幅2000元附近。市场人气稍为欠缺。随着LME期锡的进一步站稳,国内锡仍将有走高的可能。
  全球金属统计局日前发布最新统计信息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基本金属仍然处于短缺状态,且部分基本金属品种处于严重缺乏状态。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国民银行也表示,已将2007年基本金属指数平均预估提高至416.5点,较2006年上升36%。全球金属统计局表示,虽然国际铜研究集团预测全球2007年铜市场产量过剩将在17.6万吨左右,且表示市场供求差额相对2006年收窄。但是市场看涨的机构仍然对铜价抱有很大希望。第一季度全球铝产量同比增长11.6%。其中中国产量增加80.6万吨,目前中国产量约占当前全球总产量的32%。中国前3个月未加工铝净出口为5.19万吨,较2006年同期减少30%。全球铝需求同比增加9%至904万吨。3月份原铝产量为308.5万吨,消费量为305.3万吨。第一季度全球锌市过剩11.9万吨,可报告库存增加2.4万吨。炼锌产量增加26万吨至279.5万吨,其中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产量增长18.4万吨。全球锌需求较2006年同期增长2.8万吨,其中,增幅最大的为中国和美国。中国需求达到74.1万吨,占全球总需求的28%。3月份锌板产量为95.07万吨,消费量为91.64万吨。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表示,已将2007年基本金属指数平均预估提高至416.5点,较2006年上升36%,早先其预测2007年该指数平均为357点,基本金属指数是衡量基本金属总价格的指数。

给编辑留言〗〖字号: 〗〖关闭
电话:(0714)8638239 3682992 传真:(0714)8636393 铝材QQ群号:11477987 电子邮件:dylt2006@163.com
中国铝材信息网 @ (435100)湖北省大冶市安平路6号
版权所有 © 2006-2008 中国铝材信息网 未经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方式链接、引用本网站内容

鄂ICP备06014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