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属人气低迷 有色市场弱势难改
上周上海有色金属价格震荡回落,SMMI从周初的2823.27下探至2735.43,一周震荡幅度3.11%,其中锌下泄最猛, SMMI.Zn从2443.75的周一高位滑落至本周一的2293.75的低位,下跌150点,跌幅6.14%,震幅接近双倍于SMMI;SMMI.Cu 从上周初的3999.70下滑至3849.50,下滑150.2,震幅3.76%,与SMMI走势保持基本吻合,其余金属震幅小于SMMI,铅、铝、镍价格走势较为相似,SMMI.Pb震荡1.89%,SMMI.Ni震幅1.76%,SMMI.Al震幅1.56%。锡最平缓,SMMI.Sn周震幅 0.64%。
铜:上周LME铜一度尝试8820美元的历史高位,可惜高位空头险情加剧了抛压力,空头氛围渐占上峰。尽管铜现货升水维持在140美元上,但注销仓单已下滑至2万吨下方,注销仓单与库存比例也下滑至20%下方,本周一晚LME铜库存又增加1100吨,形成对LME期铜的压力。铜价在上周末受到中国3月铜进口增加6%至240634吨消息的短暂刺激冲高后,由于G7会议召开,美元反弹,LME期铜从8700美元附近一路下滑至8600美元,本周一跌破8500美元,接受20日、30日均线的考验。
沪期铜本周大幅低开低行,下跌幅度超过1000元以上。上周现铜价格尚能维持65000-66000元一线,本周一随期盘跌破65000元,成交在 64000-64200元区间。虽然市场供应充裕,但进入交割周,现货供应商刻意抬高至升水,价格愈跌,升水预期将同步拉升,但随着LME下探8400美元,明日恐难维持64000元。低位可能吸引部分消费者入市,贸易商也更愿意在升水状态下出货,成交的活跃性对铜价形成一定的支持。但一路下滑的国际铜价,对沪铜形成较大负面影响,后市难以乐观。
铝:LME铝价上周再次触及了2月底以来的高位3100美元,但随后期铜下跌,产生高位抛压,铝价回到3000美元附近,但与20日均线尚有距离,期铝将先测试3000美元的支撑,总体表现强于铜、锌。
沪期铝经过上周短暂的上冲后,重新陷入各均线的压制中。本周一低开低行,低位横盘窄幅整理。因为本周进入交割周,现货减少了贴水幅度,供货商努力维持平水状态,虽然铝价下滑至18700元附近,但内外盘期市的震荡、现货供应沉重的压力、消费的低迷,可能将铝价推向18500元的低位。但大铝厂的价格坚守,电力等成本的制约,将抑制现铝价格的进一步下跌空间。短期内现铝价格将在18500-19000元区间震荡。
铅:LME铅价陷于2880-2950美元的区间整理中,库存小幅增加,虽有压力,但总体表现较为平缓,测试60日均线的支撑力,短期内难有突破性走势。
沪铅则表现人气散淡,不断地弱势下探。本周一SMM铅价延续上周来的低调格局,市场成交却仍以贴水表现。由于对后市的难以把握和比值以及人民币升值关系,令下游蓄电池等消费商生产亏损,出口受损,订单大量减少,市场消费持续低迷;而上游冶炼厂也因成本关系出现损失,上下游两方俱损及僵持的现象,令铅市弱势难改。
锌:LME锌自上周以来已累计增加了4000吨库存,现货3月锌仍保持着较高的贴水,伦锌本身的薄弱态势,令其在期铜的宽幅震荡中,表现更为被动和偏弱。LME锌已连续3日走跌,从2375美元滑向2250美元,走在所有均线的下方。
沪期锌则经过了近二周的低位震荡,连续3个交易日出现了明显的下跌态势,本周一更是以跌停开头,价格走势接近于08年以来的最低位。现锌却表现抗跌良好。上游冶炼厂由于伤及生产成本,19000元下方保持惜售态度,体现了较强的抗跌性。市场活跃者多为下游消费商以及期现套利者,市场流通的也多为仓单。接近 18000元成交明显增多,如果内外盘期市反弹,现锌很快就能重返19000元一线,市场将在18000-19000元区间波动。
锡:LME锡是唯一一个保持着较完整上升态势的金属品种,上周一度触及20950美元的高位,虽有小幅调整,但依然走在20500美元上方。
沪锡市场却完全不理会外盘的强劲,仍以国内消费低迷为下探的主要理由,不断有低价浮出市场,拖累云锡等大公司无奈跟跌调整,沪锡价格仍有很大的下探空间,唯有外盘的强势,使其减缓下跌幅度和速度。
镍:LME镍价在28500-29500美元区间波动一周有余后,失去动能而下滑至28500美元下方。库存在上周虽有小幅减少,但对盘面似乎缺少拉升作用,更多来自于全球不锈钢市场需求的疲弱,对镍价形成压力。
沪镍市场人气不稳,金川公司难以维持24万元一线,主动调低,抢先于23.9万元出货,进口镍由于进口成本高企,难有很大的调整幅度,进口国产镍仅1000元的差价令进口镍出货更为困难,沪镍市场看跌人士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