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页>> 市场行情>> 行情分析>> 正文 | 
       
      
        | 长江期货工业品周报 | 
       
      
        |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更新时间:2006-12-25 11:34:34,阅读:
           | 
       
      
        
            
                铜价:跌跌不休;铝价:高位震荡    受Altonorte铜冶炼厂罢工消息的提振,本周一、二伦铜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不过在库存上升及市场预期未来供应将增加的沉重压力下,铜价最高只达到6730美元左右,此后随着Altonorte冶炼厂罢工的结束,铜价随之下滑,周三收于6530美元,周四跌破6500美元的支撑,大幅下跌至6300美元附近,周五最低达到6305美元。本周LME铜库存继续回升,不过回升的速度较前几周稍有减缓,本周只增加了4000多吨。劳资双方分歧依然较大,罢工 存在变数。国内方面,本周前三天,沪铜主力0702合约基本在62700-63200元间横盘波动,但随着伦铜的接连破位下跌,沪铜也连续大幅下挫,周五跌破60000元的整数关口,收于59190元。在铜价下跌的同时,本周沪铜成交量和持仓量继续双双增加,显示空头又重新活跃,加大了铜价的压力。    LME三个月期铝价格在本周不仅没能打破上周创下的2873美元/吨的高度,而且甚至连接近上周的高度都没有做到,一周的最高价也只有2815美元/吨。周内价格跌多涨少,2800美元/吨整数关口数次被突破,多头没有显示出强劲的实力和决心。铝合约的持仓量在本周前两天急剧地下降。周一减少了约6600手,周二则猛减了约2.2万手。库存在本周增加了3万多吨,这主要与12月份合约的交割有关,但增幅这么大还是对市场形成了压制作用。但与库存因素相比,LME其他有色金属价格下挫对铝价产生的影响更大。不仅原先的龙头 品种-铜的价格越走越弱,在本周一度达到8个月来的最低点;而且在近期表现得非常强 劲的镍和锌的价格也都表现的比较差,给铝价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铝价 格在本周前三个交易日顶住了伦铝下滑的压力顽强走高。但在明确看到12月的挤仓行情并不能将伦铝价格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后,泄气的多头开始大举平仓,导致铝价在后两个交易日中直线下跌,不过在接近20000元/吨时仍然得到了有力的支撑。    我们认为:预计LME铜价下一步将考验6000美元的整数关口。目前国内精铜的供求基本平衡,但有向供应短缺方向发展的趋势。不过在伦铜走软的前提下,国内铜价的走势也难以乐观。伦铝价格还有上涨将会,但是概率在减小。国内铝锭价格上涨更加。     天然胶:展开上涨行情    前期沪胶至16240 的底部回升, 突破18000一线的压力后,连续7天横向整理,多空放量扩仓。本周三终于再次放量突破18600一线的阻力位,并持续扬升,到周五主力合约一举站到了19500以上。中国、越南开始进入停割期,而产胶国政府可能对胶市进行价格调控,产胶国货币贬值,均成为此次胶价强劲回升的重要原因。 印尼12月5日决定2007年将橡胶出口量减少10%以抑制橡胶价格下滑。另外国内轮胎企业等采购商通常会在每年年初进行采购,以维持停割期内生产原料的正常供应。而固特异罢工事件即将告终,公司已经开始询价,准备买入。欧美国家都已经有所行动,进入胶市进行抢购。而前期沪胶仓单迅速增加的势头受到抑制,空方组织货源的行为将会日显艰难,本周仓单小幅下降500余吨有所反映。不过目前国内海南现货胶价格仍维持在17500元/吨左右,而沪胶近月701合约亦与主力703合约出现530点的基差。我们认为:天然橡胶的库存依然较大,使得沪胶短期继续上行阻力较大。技术上沪胶上行到19600一线后亦有整理整固要求。综合看沪胶后市将有所调整,而调整后将可能继续振荡上行。     沪燃料油:维持震荡整理     本周沪燃料油维持震荡整理的走势,方向不是很明朗,至周五主力703合约小幅收低,期价上下两难。国际原油本周也是维持震荡整理的走势,上方受到了一定的压力。美国东北部地区天气状况以及库存变化继续给原油走势带来影响。而据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截至明年1月初的这段时间里,该地区还将维持暖和天气。美国本周燃料油库存小幅增加,但原油库存明显减少。新加坡纸货则继续维持弱势震荡。国内燃料油现货价格小幅回升。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库存方面数据则与上周变化不大。我们认为:国内燃油继续维持库存偏低,需求清淡的局面。沪油弱势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下周仍可能维持在2900-3000整理。    焦点行业信息    专家呼吁铜冶炼企业减产    昨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秘书长尚福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铜冶炼加工费价格下降的谈判结果,为一些积极进入铜冶炼行业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对新上项目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行业内企业也要运用多种手段来尽量克服困难。    目前,我国有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18个,建设总产能约205万吨,是2004年全国产能的1.3倍,2007年底我国将形成近370万吨的新冶炼能力。而目前国内铜矿自给率仅为30%左右。尚福山表示,目前的结果可能使整个铜冶炼行业对近期的发展丧失信心,协会呼吁各地不要再新上项目。    尚福山建议国内企业可以采取减产的做法来应对,不用"自己亏损给人打工",新增产能尽量少投产,同时加大利用废铜生产电解铜的力度,减少矿料的消耗。    业内专家分析,将铜冶炼向下游的精加工延伸,以高附加值产品的利润对上游损失进行弥补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国内的江西铜业集团就较为典型,该公司也在建立再生资源基地,挖掘废铜和尾矿,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对冶炼企业都是一个重要课题。而且,现阶段废铜的利用率虽然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从运行周期看,国内很多报废相关装备设备内提出的废铜量比较大。    虽然今年国产铜精矿也在增产,从去年的60万吨增长到今年的90万吨左右,但仍赶不上冶  炼产能的增长。 
  江铜集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明年该公司精铜产能将扩大到70万吨/年,除自有矿山(自  给率国内最高)外,约40%左右的铜矿需要进口,另一部分从国内其他矿山收购,进口矿  加工价格的变化将产生何种影响还无法判断,因为有成本边际效应等因素,需要通过财务  测算得出结果。 | 
             
            | 
       
      
        | 〖给编辑留言〗〖字号:大 中 小〗〖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