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页>> 市场行情>> 行情分析>> 正文 |
| 短线走势反复 铝市寻求方向 |
| 来源:中国铝材信息网,更新时间:2006-11-13 13:59:37,阅读:
|
进入十一月份后,国内突发性的利空消息不断。10月31日国内电解铝出口关税由原先的5%调高至15%。虽然近一年来中国政府控制高能耗商品出口的态度坚定,但此次调高关税仍在市场预期之外,其影响的出口成本高达2000余元。受新政冲击,原有的国内外套利比价出现变化,使进行卖空伦铝、买多沪铝的跨市套利操作的资金受到明显打击,多头平仓盘拖累沪铝进一步走低。 此外,本月第一周国内氧化铝主流报价连续下调,由原先的2950元/吨分别调低至2500元/吨及2400元/吨,进一步逼近其成本区间。 在外盘稳步上行、国内库存处于低水平的背景下,十月下旬国内铝市形成了良好的多头格局,有望展开新一轮的涨势,但连续的利空消息冲击甚大,导致沪铝两个交易日跌幅高达1000余元。 随着利空影响的逐渐消散,上周市场重新关注极低的库存水平,尤其是稳步下滑的上海库存,更激励多头推动沪铝重返涨势,现货铝价也回升至21500元/吨上方。
外盘:短线走势反复 多空分歧增大
近期市场对于商品市场牛市格局是否出现变化存在较大的分歧,尤其体现在近几年领涨的期铜上,其中美国经济状况成为争议焦点所在。而从近两个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因各种指标表现不一,当前尚难以断言其经济增速已出现减缓;另一方面,市场预期偏向美联储将于12月的议息会议中维持原有利率,短期内宏观经济对金属的影响尚不明朗。 近一个月国际商品市场走势良好,黄金及原油价格分别重返600美元及60美元上方。基本金属方面,虽然受制于库存明显增加,过往领涨的期铜表现平淡,但其他小品种金属维持强势,期镍、期锡及期铅轮番创下历史新高,而期锌更是表现抢眼,表明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后,国际基金对商品市场兴趣不减,尤其是供给趋紧、基本面良好的金属品种。 LME期铝市场上,近一个月近月合约巨大的持仓量引发了多头逼仓的兴趣,据传相当部分空头为国内的套利盘,以10月11日为例,12月份之前合约的持仓量高达21万手,加上期权,则对应的交割量更大。随着挤仓行情的展开,近月合约减仓状况明显,10月27日,持仓量下滑至16余万手,而到了11月7日,更是下滑至13.8万手,逼仓的动能有所释放,短线LME期铝进入区间振荡局面。 从近一周走势来看,基本金属普遍出现大幅波动的状况,受期铜拖累,期铝也难以避免,虽后市近月合约较大持仓量仍可能成为铝市的潜在利好,但在大环境不明朗的背景下,铝价难以走出独立的单边行情。
国内铝市:高位振荡 上档压力明显
沪铝方面,国内低水平的库存量及铝制品出口强劲增长成为多头运作题材。从近几个月来看,在每月月初之时,多头往往意图拉高期价展开挤仓行情,稳定的现货升水也支撑多头信心。当前0611合约持仓量回落至6000余手,逼仓行情难以持续。如库存量出现回落,后市0612合约3万余手的持仓量仍可能成为多头目标,但市场的追高意愿不似前期坚定,10月下旬的高点阻力较为明显。 现货方面,市场延续低库存高升水的局面,从近一个月来看,库存量回落至近两个月来的低位,华东地区一度不足1.5万吨,而广东也徘徊在1万吨水平。据传在出口关税调高后,短期产量居前的铝厂将大量电解铝转向出口,直接造成了沪广等消费地区到货的减少。 在此轮反弹行情中,库存因素成为主要利好,但在铝价涨至21500元/吨上方后,下游消费的制约作用开始体现,从现货环境来看,上周后期国内铝市出现滞胀现象,下游厂商对高价位并不太认可,尤其是在期铝走势反复,现货铝价暴涨暴跌的情况下 ,市场心态普遍谨慎,,成交明显回落。
综述:铝价冲高动能不足 后市寻求外盘指引
受交割需求影响,本周沪广两市到货将有所增多,据传近日已有铝厂将1万吨左右的电解铝发往华东地区,这也与主力空头的持仓量基本对应,周中交割日过后,流通货源的增多将对铝价产生一定影响。 10月份国内现货铝价20800-21800元/吨的震荡区间为供需双方认可,而从11月份来看,因受出口关税上调的新政影响,本月有大型铝厂将继续加大出口力度,其往国内供货相应减少,料本月国内电解铝出口将维持稳定,同期下游消费仍处于传统旺季,因此国内库存量有望维持在低水平,基本面对现货市场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但在LME期铝巨大的波幅影响下,国内铝价更多地跟随外盘走向而动,当前市场对于外盘短线回调抑或深幅回档的判断出现分歧,如基本金属市场牛市格局不改,LME期铝有望振荡上行,并带动国内铝价运行于上月价格区间的上部,但22000元/吨一线阻力明显。
|
|
| 〖给编辑留言〗〖字号:大 中 小〗〖关闭〗 |
|